【苏州日报】昆山出台关于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的“总体方案”
发布日期: 2022-07-12 11:12   来源:苏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昨天,昆山出台《关于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 走好新时代“昆山之路”的总体方案》,明确12项现代化行动计划,细化形成200项具体项目,全力描绘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的美好蓝图。

“总体方案”提出,争当区域一体发展、产业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城市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实现共同富裕“6个示范”,到2025年,成为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样板;到2035年,成为在全国具有强大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域示范。

在更高坐标系中谋划推进

近年来,昆山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在高平台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连续17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6月22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昆山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 走好新时代“昆山之路”的意见》,把昆山发展放到更高坐标系中谋划推进,确保昆山县域综合实力和治理水平在全国始终处于领跑地位。

尖兵善砺剑,昂首再出发。“昆山开发区将依托以智能终端为特色的综保区、以新型显示为特色的光电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安全可靠、稳定可控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打造苏州先进智造增长极。”昆山市委常委,昆山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徐敏中表示,依托夏驾河科创走廊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开放协同创新,实现科技自主可控,布局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新能源4条300亿级新赛道,并打造100万平方米的科创承载区,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创新动能。

昆山位于上海与苏州主城区之间,有条件也有责任在苏州市内全域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根据“总体方案”,昆山将在“东西南北”四向发力,争当区域一体发展的县域示范。其中,向东接轨上海,形成国际数字商务贸易组团;向西融入苏州主城,形成两岸科技创新教育组团;向北联动太仓,形成长三角先进智能制造组团;向南协同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形成江南水乡生态人文组团,打造江南文化样板区。同时,全面融入吴淞江科创带总体布局,规划建设昆山未来城。

昆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铭表示,昆山将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优化国土空间、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空间布局优化,打造高端制造核心集聚区,同时,抢抓虹桥北向拓展带、吴淞江科创带等重大战略,进一步加强空间重构、资源整合,放大交通枢纽和生态资源优势,塑造与昆山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城市品质。

在更多创新赛道上探路前行

昆山产业发展基础雄厚,拥有制造业领域30个行业,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有8个大类,打造了5500亿元的电子信息、2700亿元的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立足现有基础,昆山将加快“强芯”“亮屏”步伐,做强智能终端,打造先进计算基地,力争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突破6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并形成3个千亿级、30个百亿级和150个十亿级企业矩阵,争当产业创新发展的县域示范。

昆山高新区是昆山发展的主阵地之一,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连年跃升,位列全国县域国家高新区榜首。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道寻表示,昆山高新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将围绕全面融入苏州“环阳澄湖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昆山试验区、苏南自创区、国家级高新区三大平台叠加的优势,推进要素高效配置、优势互补,实现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并以“生态+科创”为重点,奋力打造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

“昆山将厚植对台合作优势,加快推进昆山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昆台融合发展升级版。”昆山市委台办主任万皓铭表示,将在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持续深化产业合作、持续深化两岸交流上更进一步。

在昆山,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00个外资项目,10万台商台胞成为昆台融合发展的见证者。昆山将继续深入推进昆山试验区、昆山金改区建设,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力争到2025年上市企业达80家。同时,大力支持台企创新发展、台青创新创业,到2025年新增台资总部或功能性机构25家,并落实同等待遇,精心打造台商大陆“精神家园”,争当深化改革开放的县域示范。

2020年,昆山成功获批全国金融改革试验区,目前已通过先行先试创下10多项“第一”。昆山市金融办副主任姚婷表示,昆山将借助苏州市属金融、国资企业的专业优势,联合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在昆山金改区探索更多新路径,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更好生活里实现和谐共美

新城市催生新机遇,孕育新未来。昆山将重点围绕优化功能布局、更新发展空间、强化资源配置,高质量推进青阳港滨水城市客厅、昆山南站城市门户、西部生态城市庭院建设,加快“轨道上的昆山”“两环四连八射”快速路网、“七横四纵”生态廊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品质、品位、品牌相得益彰,形态、业态、生态交相辉映,动力、活力、魅力竞相迸发的现代化城市,争当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县域示范。

花桥经济开发区是江苏“东大门”,是苏州全面对接上海的“桥头堡”。昆山市委常委,花桥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晖表示,花桥将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为引领,抓紧做强花桥国际商务城,高标准打造引领未来的沿沪城市新中心和创新集群的沿沪产业先导区、近悦远来的沿沪青年创业区、彰显品质的沿沪活力生活区等“一中心三区”,奋力在“东联西融”上率先发力、示范引领。

作为一个拥有近300万常住人口的县级市,昆山社会治理常常面临“小马拉大车”的问题。根据“总体方案”,昆山将突出党建引领、优化功能设置、合理划分单元、强化科技赋能,实施基层治理“根系工程”、街镇治理“基石工程”、社区治理“乐居工程”、社会治理“智慧工程”四大工程,努力让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更加灵敏,打造社会综合治理的县域示范。

目前,昆山全市共有350个村和社区,其中行政村129个、社区221个。昆山市民政局局长陈鲁勇表示,昆山一直坚持把推进社区治理与服务作为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通过深化“三治融合”机制,聚焦“便民为民”服务,丰富“五社联动”模式,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建设,有效形成和谐社区整体发展新格局。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昆山还将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协同开展强村富民“五百行动”,力争到2025年村级可支配收入超1000万元的村占比70%以上,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130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万元,争当实现共同富裕的县域示范。

据悉,为确保“总体方案”中明确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昆山成立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实施12项现代化行动计划,通过一条一条盯着干、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促提升,推进落实200项具体项目,全力推动新时代“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