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钟楼区着力推进社会救助改革
发布日期: 2023-05-08 10:38   来源:常州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2023年以来,常州市钟楼区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用心用情用力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创新。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耕好“责任田”。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作用,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马上办”。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线上申请等“救急难”通道,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今年1—4月以来,按1000元/人/月的城乡低保标准,为全区城市低保对象838户1016人、农村低保对象105户141人及时发放生活保障金。加强困境儿童服务保障,1—4月累计发放困境儿童生活保障金86.13万元;对2095名困难残疾人、2034名重度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712.1万元。加强“救急难”,对全区140户303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5.98万元。

二是加强动态监测,提升“精准率”。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把低收入人口摸排认定和动态监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区摸排低收入人口18592人,已认定低收入和支出型贫困群体的对象为156户295人。对经济核对未通过的对象,强化动态监测,一旦符合条件后及时纳入,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三是链接慈善组织,搭建“连心桥”。积极创新“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引导慈善组织、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队伍等多元化主体参与扶弱济贫,在街道、村社区成立社会救助服务站(点),广泛链接社会救助资源,加强供需精准对接,创建服务清单,形成社会救助“钟楼微力量”。加大慈善救助帮扶力度,2023年,区慈善分会将安排246.1万元用于全区各类群众的慈善救助,通过助困、助学、助老、助医、助残和助灾等形式,让更多的困难群体得到及时、精准的救助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