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吴江政企携手提优为老助餐服务 “一餐饭”呵护晚年幸福“滋味”
发布日期: 2023-09-01 11:37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临近中午,吴江区江陵街道山湖花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的“玺养汇”暖心食堂热闹起来,十多位老人正济济一堂,在温馨的氛围中边聊天边用餐。走在这间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助餐点里,处处都能感受到它的与众不同:一张张或方形或圆形的餐桌桌沿向内凹陷,提供了更舒适的用餐空间,圆弧形的桌角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四角上还设有可供抓扶的把手,让老人就餐更方便……这些贴心的适老化设计应用,正是吴江探索为老助餐服务的生动取景框。

眼下,吴江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达25.99万,占总户籍人口约28%,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一餐饭”问题,正日益成为衡量城市幸福感的“一杆尺”。吴江政企携手探索为老助餐服务,守护“舌尖”上的幸福晚年。记者现场走访多个老年人助餐点,探寻这“一餐饭”带来的晚年“滋味”。

老年人家门口吃上安心饭

离家近、用餐环境干净、菜色丰富、价格实惠、能外送、服务精细……在吴江,可以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便利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助餐点用餐。

时针指向11点,西塘社区77岁独居老人高月明从家里出发,乘坐一站公交,来到了松陵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助餐食堂,挑选了喜欢的黄豆炖猪脚、白菜肉丝、韭菜绿豆芽——这顿市场价在15元左右的丰盛营养餐,只收取了高月明10元,这是60周岁及以上老人的专属优惠。“自己做饭的话,10块钱哪能吃到这么好的菜色,还得耗费不少时间精力,可没有这么舒服。”说着,高月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对于不便出门的老人,该食堂也可提供送餐服务,做到随订随送。几乎同一时间,梅石小区患有眼疾的独居老人谭根法也收到了工作人员送来的热腾腾的午餐。

老年人享受到的不仅仅是“一餐饭”,更是背后愈加细致周到的为老服务。“我们把老人们的忌口、喜好制成标签贴在餐盒上,精准服务每一位老人。”该食堂负责人介绍,针对老年人及家属最为关心的食材安全和营养问题,食堂不仅选用当天采买的新鲜食材,打造“明厨亮灶”接受百姓监督,还专门聘请三位营养师定制餐谱,让老人吃得更顺心。

这样的老年人助餐点,吴江目前共有326个,已成为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一环,为60周岁及以上老人提供专业实惠的助餐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安心饭。

事实上,助餐服务不只给老年人带来便利,还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松陵街道利用助餐点,为部分重点孤寡老人免费送餐上门;在盛泽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困难老人每餐可享受3至6元补贴;七都镇通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助餐点为困难老人提供每餐6至15元补贴……吴江正以点滴努力,托起老年人的“幸福餐盘”。

起锅挥勺共同烧好“一餐饭”

烧好一餐饭,少不了各种食材融合碰撞和油盐酱醋等多种调味;做好助老餐,亦离不开多方力量支持和社会资源集聚。吴江以高度凝聚的社会责任感,统筹引领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开展创新探索,政府起锅、企业挥勺,共同烧好老年人所需的“一餐饭”。

如何快速将灶台搭到老年人身边?吴江优先把目光投向了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阵地,以提供设施建设补贴、减免场地租金等方式,鼓励运营企业配套老年人助餐点,把助餐服务送到社区,送进乡村,甚至送入小区,真正送达老年人身边。吴江区民政局还根据上门送餐或堂食服务人次,为老年人助餐点提供最高5万元的运营补贴,真金白银支持助餐服务发展。

解决了“吃得上”,怎么实现“吃得好”?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是一味关键“秘方”。连日来,每到中午,在江陵街道新柳溪社区工作人员的调度下,一辆辆载满盒饭的爱心巴士从社区暖心食堂出发,短短几分钟,就送到了新湖明珠城小区物业人员手中。作为助餐服务的重要“中转站”,这些“订单”正是由物业人员每天上午在居民群收集统计好,统一反馈给新柳溪社区暖心食堂负责人陈何龙;在接收到餐食后,物业人员还会根据老人需求,配送至居民楼下的分餐点,或是送到家门口。这种由社区主导、企业运营、物业协助的合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助餐效率,给老人带来更多方便,赢得好评如潮。

诸如此类的创新探索在吴江还有很多。随着养老服务精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当下,吴江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携手探索“智慧助餐”服务,加强老年人助餐点补贴管理、数据分析、事后监管等功能,推动助餐服务数字化转型。

在挑战中坚持拓宽“送餐”路

在百姓殷殷目光中摸索起步,这条“送餐”之路却并非始终一帆风顺。直面资金压力大、需求覆盖难等诸多影响助餐服务更进一步发展的现实因素,吴江坚定地在一路“打怪升级”中,紧紧护好老年人的“饭碗”。

“点位虽然布起来了,但是具体推动服务开展仍需要做大量调研和工作。考虑到老年人在全城的分散程度,想要提升服务覆盖率和精细度并不容易。”吴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举了个例子,目前助餐点的配送范围在3公里左右,但在前期调研过程中还摸排到不少零星分布的用餐需求,远远超出配送范围。为了突破这一制约,吴江区民政局正想方设法引入第三方配送服务企业,让现有助餐点位发挥更大的辐射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将探索与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力合作,筛选并吸纳更多餐企挂牌,加入为老助餐服务行列。今年以来,吴江利用社会餐饮店新增覆盖助餐服务村(社区)10个。

放眼乡村,多方探索创新之下,为老助餐工作也以更加丰富的形式,把暖心服务送到更多老人身边。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免费的用餐券,正是七都镇东风村美美食堂使出的一记妙招。凭借用餐券,老人能在每月7日、17日、27日前往该助餐点免费就餐,在这样的鼓励下,更多老人开始走出家门,体验助餐服务。

在助餐服务便利性愈发凸显的同时,这种偏向公益服务性质的运营模式能否长期维系,引发了新的关注。尽管有政府的补贴支持和政策倾斜,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性质,决定了助餐服务难以产生足够的利润支撑企业运营。为此,吴江另辟蹊径,鼓励助餐点面向社会人群开放,帮助餐企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推动助餐点持续运营,将“送餐”路越走越远。

“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我们将坚持以‘吴优颐养’品牌建设为抓手,逐步构建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让老人尽享‘幸福味道’。”吴江区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沈春荣表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