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江苏启动首批养老护理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本科毕业生最快10年可获评副高职称 | ||
|
||
9月15日,江苏省民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召开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首次评审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正在启动首批养老护理职称申报评审工作。大学本科毕业后若一直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最快10年可获评副高职称。 在全国率先创设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 截至2022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974万。省民政厅一级巡视员沙维伟介绍,随着养老服务体系的日趋健全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更趋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背景、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据显示,全省养老服务机构现有工作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超过20%;各类中高职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年均毕业生在3万人左右,潜在养老护理高层次人才规模不断壮大,需要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相应的职称体系,积极促进养老服务相关院校、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由于之前养老服务领域没有专门的职称门类,现有的职业技能认定不能全面反映各类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能力素养,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上升通道存在瓶颈,人才流失率高。广大养老服务工作者迫切希望相关部门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维度和发展空间。 今年7月27日,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江苏省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8月29日,经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批复同意,省民政厅组建江苏省养老护理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负责面向全省组织开展养老护理职称评审工作。这标志着江苏在全国率先创设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这一举措为推动江苏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制度支撑,也为国家层面创新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贡献了“江苏经验”“江苏方案”。 首批养老护理职称申报评审工作启动 近期,省民政厅正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启动首批养老护理职称申报评审工作。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从业者可积极申报参评。 在资格设置方面,考虑到养老护理与卫生健康工作的关联性和融通性,江苏将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资格作为卫生系列的二级子系列,设初级、中级、副高级三个层次,对应名称依次为养老护理师、主管养老护理师、副主任养老护理师。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养老护理专业技术职称体系建立后,以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为例,在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一年后即可初定为初级职称养老护理师,若一直从事养老服务工作,最快10年可获评副主任养老护理师(副高职称)。会上还透露,江苏将在资格条件试行一段时间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计划拓展正高级即主任养老护理师职称,形成更为完整的职称评价体系。 在评审条件方面,统筹考虑养老护理人才的学历资历、专业能力和业绩成果,在注重养老服务理论水平的同时突出一线护理实绩。在资格门槛方面,突出人尽其才的工作导向,如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可初定初级养老护理师资格,具备博士学位可初定主管养老护理师资格;具备中专(含职高、技校)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一定年限可申报评审初级养老护理师资格。 在评价标准方面,根据养老护理工作特点,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历条件、护理水平、工作时长以及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评价标准。 在业绩成果方面,鼓励参加一定层级的养老护理技能大赛并获得奖项,鼓励参与养老行业科研立项和专业项目建设,丰富人才发展内涵。在诚信管理方面,全面实行申报承诺制,申请人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做出承诺。凡是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职称的,一经查实立即予以撤销,失信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库3年。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