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仪征市为困境儿童插上『翅膀』 | ||
|
||
“感谢政府对我们一家的关心,现在孩子每月享受1000多元的保障金,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孩子经社工开导也开朗了很多。”近日,江苏省仪征市的王明(化名)的父亲感激地对入户走访的工作人员说。 王明是一名患有肢体残疾的儿童,年初从外地搬回仪征市居住。一次,仪征市民政局与市残联进行残疾儿童数据比对时,发现王明申请了残疾评定,并被认定为二级肢体残疾,符合申请困境儿童条件,便将该情况反馈给王明所在乡镇的民政部门。镇未保站帮助王明联系康复训练,并制订个案帮扶计划,从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 对王明的救助帮扶,是仪征市开展困境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仪征市建立完善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持续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织密兜牢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护网。 精准排查 确保应保尽保 今年以来,仪征市对全市10个镇(园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开展精准排查,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发现”,确保困境儿童应保尽保。排查工作由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牵头,制订精准排查方案,依托乡镇社工站专业优势,充分整合乡镇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儿童主任、志愿者等资源力量,通过入户探访、电话询问、视频调查等方式,摸清辖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底数。截至8月底,摸排走访困境儿童539人、留守儿童48人,新增困境儿童42人。仪征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和儿童福利科负责人表示,通过精准排查,将符合条件尚未被纳入生活保障的,主动协助困境儿童家庭或亲属提出申请,做到应保尽保。 建立机制 实施精准帮扶 实践中,仪征市不断优化落实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安全风险和需求评估机制,努力提升困境儿童保障服务水平。针对未保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市民政局指导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风险和需求“双评估”,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关爱帮扶服务。 具体操作层面,工作人员根据困境儿童监护、生理、行为指标特征,对困境儿童风险等级开展专业评估,按照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由高到低划分风险等级。同时,工作人员与困境儿童家庭精准对接,围绕生活照料、监护支持、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方面开展需求评估并形成清单,为其实施精准帮扶。 强化保障 用心呵护成长 让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有力度更有温度,仪征市积极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方式。物质方面,该市积极落实困境儿童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及时提高困境儿童保障标准。目前,全市散居孤儿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2210元。服务方面,市民政局督导村(社区)儿童主任按照“四色”管理要求,定期入户走访,及时了解并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市民政局充分发挥“苏童成长”践习基地作用,组织困境、留守儿童参加践习活动;依托乡镇未保工作站阵地,联合团市委、妇联等部门开展爱心暑托班,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临时托管服务;发动乡镇社工站,策划开设围棋、书法、手工DIY等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引导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积极参加,使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