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网】常州钟楼:打造人人共享食堂 办好暖心民生“食”事
发布日期: 2024-01-16 14:17   来源:常州网    浏览次数:    字号:【


民以食为天,小食堂关系大民生。在常州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常州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深化“人人社区”创新实践,充分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群众参与作用,打造全市首个人人共享食堂,坚持办好民生“食”事,持续擦亮“常有颐养”的民生招牌,相关做法被江苏新闻、交汇点、新华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相关图片被民政部政务新媒体制作成图片海报。

南大街街道人人共享食堂相关图片被民政部政务新媒体制作成图片海报

重民意、广调研,盛上“热乎饭”。

南大街街道作为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的片区,原有的兜底性助餐服务存在形式、服务、菜品单一等问题,且老城厢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小,很难再匀出开办食堂的空间。街道依托2022年9月常州市民政局出台的《关于推进常州市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调研结果指导定策、施策。一是线下问卷、广泛了解。针对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老年助餐需求意见征求表》的意愿调研工作,共收集1362位居民的就餐意愿及对就餐模式、餐费标准的建议,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关于社区老年食堂调研情况的分析报告》。二是座谈讨论、倾听民需。通过多次、多社区开设就餐专题的居民代表座谈会,集中收集居民具体的就餐需求,包括就餐模式、就餐费用和优惠政策等,将百姓生活中的痛点转化为工作的落脚点。三是链接企业、多轮谈判。在掌握居民就餐规模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街道牵头、社区参与,积极与常州银丝面馆、常州迎桂馒头店等老字号优质餐饮企业沟通,利用老年群体庞大的就餐规模换得餐饮企业的优惠政策,形成人人共享食堂初步方案,并再次召开居民代表专题座谈会告知居民,收集改进意见,推动多方商议、多轮协商,确保共享食堂的方案改到居民“心坎上”。

积极与老字号优质餐饮企业沟通,利用老年群体庞大的就餐规模换得餐饮企业的优惠政策

优服务、全覆盖,端上“暖心饭”。

按照“试点先行、划片实施,梯次推进、全面覆盖”的思路,人人共享食堂坚持市场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服务、方便可及”模式,成熟一处建设一处,由点到面推广,切实解决好老年人“一餐热饭”问题。一是探路径、试运营。借助南大街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开放的契机,开启了首批人人共享食堂为期一个月的试运营,在试运营阶段出现的折后账款零头支付、套餐配菜、卫生监督等问题,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逐一敲定解决方案,保障模式更优、覆盖范围更广、优惠力度更大。二是优服务、重细节。充分考虑实际需求,逐步完善人人共享食堂统一标识、老人爱心专座、长者爱心窗口、助餐服务简介,让老年朋友走进共享食堂就能体验回家吃饭的温馨。三是全覆盖、广受益。围绕“精准施策、一店一策”理念,在试点成熟后全面铺开人人共享食堂,一个月内实现全域8个社区全覆盖,并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4大服务片区。截至目前居民就餐报名累计超过5000人。

完善人人共享食堂统一标识、老人爱心专座、长者爱心窗口、助餐服务简介

齐参与、共监管,吃上“安心饭”。

人人共享食堂从倡议到落地,从首批试点到全面推广,“人人参与”理念贯穿始终,居民自治氛围愈加浓郁。一是规范化纳入补贴。2023年5月,常州市钟楼区民政局、常州市钟楼区财政局和常州市钟楼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常州市钟楼区老年助餐服务管理办法》,让助餐补贴透明化、运营规范化。2023年6月,人人共享食堂开启老年助餐补贴试运行。除了政府补贴,还有商家让利,真正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半年累计就餐人次突破8万。二是多元化提升服务。将丽华快餐纳入助餐运营商的名单,开发“南大街街道老年助餐”微信小程序,小程序内设置10元—20元不等的长者套餐,累计点单量突破3800单,填补“线上点单”的空白。在保障居民就餐选择多样化的同时,推动助餐供应商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自觉优化服务供给。三是联合化加强监管。充分调动多元共治力量,联合市场监管局做好食堂卫生、定价、服务等方面的政府监管,引导居民群众人人参与、人人监督,成立居民监督小组通过“随手拍”“随笔记”等方式优化助餐服务,保障食有所安,确保人人共享养老服务发展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