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扬州市开展早期心理干预项目——打开困境儿童的心窗 | ||
|
||
为深入落实民政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江苏省扬州市民政局积极开展“苏童成长·绿杨心窗”困境儿童早期心理干预项目。该项目以“早期干预、多轮筛查、医疗辅助、分类帮扶”为特色,形成了“两轮筛查、四色分类、N重关爱”的工作模式,让内在心理可视可知、潜在危机可防可控,推进困境儿童心理帮扶从“后治”到“先预”转变,切实守护困境儿童心理健康。 两轮筛查,提高检测准确度 扬州市民政局围绕心理监测的“工具、时效、数据、利用”这四个维度,规范量表使用、测评频次、数据分析、结果运用等监测环节,建立综合监测体系。 在选用监测工具方面,扬州市民政局意识到,心理测评的效果是建立在专业人员悉心负责和测评工具科学适配的基础上的,选择信度、效度高的测评工具,是大范围定量分析成功的关键。经过对比研究,最终选择江浙地区教育、司法机构广泛采用的MHT量表。该量表题量适中,筛选率高,注重测评中小学生的认知、行为等方面,对个体、团体测试均能较好适应。在测评过程中,要求心理咨询师耐心指导,避免困境儿童因理解能力不足或惯性作答影响测评结果。 在设定监测频次方面,“苏童成长·绿杨心窗”项目采取“1+1+N”的监测频次,即所有参评困境儿童首先保证1次专业测评,以摸清整体心理状况;其次,对首轮测评中的高风险儿童和其他有需要的儿童,再开展1次测评,确保心理状态风险分类的客观准确;最后,对确实处于高风险范围的困境儿童,由属地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及市未保中心进行长期跟踪、多轮监测。 在科学分析监测数据方面,该项目在核实心理监测数据、确保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充分发挥数据在反映客观形势、促进兜底关爱上的重要作用,避免“测多评少”“只测不评”。通过分析数据中的地区差异,发现设有未保站(关爱之家)的街道(乡镇)组织效果好,城镇化高的地区更加重视帮扶活动,扬州市民政局遂根据数据督促项目进度滞后的属地强化责任担当。通过分析数据中的风险程度差异,发现困境儿童在学习焦虑、人际焦虑方面存在较普遍的异常。通过分析数据中的年龄段差异,发现青春期儿童的风险程度高于低龄儿童,说明罹患心理异常风险的概率会随着年龄变大而增长。 在监测结果利用方面,扬州市民政局把测评过程中产生的多样化数据,作为了解地区困境儿童心理整体状况的基本途径,强化统筹使用和管理。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向属地和家庭提供,帮助他们实时掌握困境儿童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数据在基层社会治理上的指导作用。同时,该局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分类帮扶举措,深入了解困境儿童家庭对帮扶措施的评价,评估监测结果的实际价值,在今后的心理干预帮扶中优化和改进心理监测的流程和方法,提高心理监测的信任度和影响力。 四色分类,提高措施针对性 根据两轮筛查结果,扬州市民政局将困境儿童的心理状态分为“红黄蓝绿”四类,风险程度由高到低,分人分类制订方案,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关爱服务。 其中红色、黄色状态困境儿童存在自伤自残倾向及学习焦虑、人际焦虑等多重异常,需要及时干预。对红色状态儿童,由各县(市、区)民政局牵头,进行“3+N”挂包帮扶,即街道(乡镇)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属地未保站工作人员,通过多项举措进行挂包帮扶,例如组织专科医院精神科临床医生对高风险儿童进行面诊,由专业社工链接多方面资源开展个案跟踪,回应服务对象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加速心理疗愈。对黄色状态儿童,除了向所在家庭反馈筛查情况外,还要求给予高度重视,由属地开展定期走访,市级相关机构根据需要提供心理咨询师跟踪服务。 对蓝色和绿色状态儿童,组织开展常态化团辅活动,增强自我调节和抗压能力,帮助建立全方位的心理支持体系。 N重关爱,提高服务持续性 扬州市民政局通过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切实把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地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在立足民政职能实际,强化双向衔接方面,扬州市民政局结合市未保热线职能和心理测评的整体情况,联合教育、卫健等部门引导困境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儿童加强亲情陪伴、情感关怀,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儿童,疏导化解儿童的负面情绪;通过市级儿童督导员培训等多种场合,督促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加强巡访关爱,及时了解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等需要,尤其是加强存在心理危机隐患、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日常摸排监测。 在立足现有政策实际,链接诊疗支持方面,扬州市民政局组织专门力量,对未成年人保护相关部门的关爱政策进行汇合梳理。积极对接联系市卫健委、市慈善总会等有关单位,对于心理治疗有较大经济负担的困境儿童,给予专门政策支持,支持所在家庭进行申报,进一步实现“为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在立足医疗资源实际,建设绿色通道方面,扬州市存在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在精神卫生方面的硬件设备和人才力量普遍薄弱,尤其是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服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困境儿童需要的问题。对此,市民政局积极协调卫健部门,畅通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预防转介干预就医绿色通道,缓解困境儿童家庭不知何处就医等问题。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