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日报】用心用情托起“朝夕美好”
发布日期: 2024-01-19 10:04   来源:泰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报告摘登】

强化“一老一幼”服务保障,改造提升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80个,新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家,新增普惠托育机构12家、托位1800个。

【身边故事】

“社区开展助餐服务之后,很少自己买菜做饭了,出门走几步路就能吃上,确实方便!”最近,家住海陵区泰来苑6号楼的张大爷几乎每日光顾韵梅社区的老年助餐点。

该社区去年以来积极探索社区互助养老模式,以“幸福进家门”系列服务为载体,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室,开设“家门口的助餐点”,吸引了辖区不少老人前往就餐。番茄炒蛋、萝卜烧肉……荤素搭配的炒菜香气扑鼻,就餐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这里的饭菜味道清淡、健康营养,特别适合老年人,也帮我们省了不少事。”82岁的魏奶奶表示,社区开办“幸福助餐点”后,她再也不会烦恼明天吃什么的问题了。

1月3日,海陵区泰和社区又新增一助老食堂。该社区是我市最大的保障房安置小区,老年人口占居民总人口的80%,前期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入户走访时发现,辖区内独居、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存在“做饭难、吃饭难”等问题。为此,泰和社区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与稻花香餐饮企业合作,设置老年人助餐场所,为辖区及周边空巢、独居老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务,打造“15分钟为老助餐圈”。

对于老年人来说,无需自己动手就能吃上物美价廉的热乎饭,是一种幸福。2023年,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探索多渠道供给服务模式,不断完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野徐镇康居社区、寺巷街道龙凤社区通过招引知名餐饮机构开展合作运营,采取“个人掏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村里捐一点”方式提供助餐服务,社区食堂每天就餐近200人次,广受好评。口岸街道徐庄村、胡庄镇薛垛村招聘专业厨师,专人采购食材,定期更换菜单,满足老年人不同口味。永安洲镇上桥社区、永胜社区和白马镇陈家村等助餐点组织志愿者送餐入户,助推“老年餐桌”服务落地。

除了就餐问题,日常洗浴也成了不少老年人的烦恼。

走进海陵区迎春西路的钟楼宾馆,只见过道的扶手栏杆一直延伸到浴室内,男宾区、女宾区门口各配备一辆轮椅,方便老人使用。大厅里,有6个休息位安装了扶手,地上的防滑垫铺得整整齐齐,防止老人摔倒。“政府为老年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减少了我们提供洗浴服务的后顾之忧。”钟楼宾馆负责人姜粉锅介绍,秋冬时节,浴室平均每天可接待300多名老人洗澡,高峰时一天可达500人以上。还有不少老人专门乘坐公交车来就浴。

据介绍,2023年起,海陵区每月为高龄、低保、特困等老年人群体提供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中,新增了助浴服务项目。该区还鼓励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市场化的上门助浴服务。

【数据说话】

2023年,市民政局持续完善“一老一幼”服务体系,着力打响“祥泰颐养”“幸福童享”特色品牌。

在养老服务方面,制定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形成全市“1+6”创新试点特色做法。引入12家全国知名机构、培育28家本土经营主体,提升市场层次,提高服务水平。全市新改扩建18个养老重大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组建750家服务商、4000名助老员的养老服务联盟,改造提升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80个,新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家,让老年人享受“身边、家边、周边”的温馨服务。

在儿童关爱方面,全市新增普惠托育机构12家、托位1800个;实施“点亮”系列活动,发放爱心礼包1900个,实现“微心愿”1524个,联合开办“公益暑托班”305个,用心用情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基层声音】

去年底,姜堰区民政局推广“堰上康养孝心卡”,卡内资金由政府补助账户、个人资金账户和公益配赠账户构成,用于老年人购买助餐、助浴、助医等服务。“孝心卡”真是个好东西,希望政府部门能推出更多、更方便老年人的服务。

——姜堰市民 俞南田

我市医养服务行业起步晚,发展缓慢,社会资本投入少,底子薄、根基浅,缺乏真正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面广量大多元的医养服务需求。希望政府部门给予更多帮助和支持,真正把医养政策落细、落实、落到位。比如,在医保政策方面,居民医保门诊用药需属地领取,普通病房无法使用,导致护理院有需要用药的老人、家属来去奔波。如能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可以方便更多老人家庭。

——泰州市药城护理院行政综合管理部主任 陈红梅

在日常工作中,我明显感到咱们泰州越来越重视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全市儿童关爱保护体系日益完善,充分彰显了泰州大爱之城的善治能量和幸福底色。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人加入到关爱困境儿童的行列,一起为有需要的孩子送上“爱心礼包”、点亮“微心愿”等。

——兴化市昭阳街道五岳社区儿童主任 裴舒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