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建言献策,助力“苏适养老” | ||
|
||
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和老年人口较多的省份,江苏对养老产业规模、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有着更高需求。此次省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在居家养老事业发展上,谈服务专业供给、谈人才队伍建设,为打造“苏适养老”提供更多思路建议。 多样个性化服务,让老人家门口安心养老 据统计,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8亿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民生大事。近年来,在政府、社会等多方培育支持下,一批基层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与机构迅速发展,为有需要的老人送去助餐、助浴、临终关怀等专业服务。 建邺区双闸街道新河社区自去年10月试运营并开放社区食堂后,每天接纳百余位以老年居民为主的就餐群体。食堂负责人郭小迅告诉记者,食堂周一至周六早上7点至晚上8点开放,可同时容纳约40人就餐,食堂供应早、中、晚三餐,提供多样菜品,对辖区不同年龄段老人提供不同优惠,辖区80周岁及以上老人可享受免费送餐服务。“今年1月1日南京施行新的老人助餐补贴政策后,75周岁以上老人吃早饭一般花费为1.5-2元,如果老人一天只在社区食堂吃一顿午餐,8元的午餐(一小荤两素菜)只需花费5.5元(新政策规定,老人可将一天三餐的分别补贴集中在一顿使用)。” 除了助餐,老人助浴服务也在逐渐兴起。“在为老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个极易被社会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洗澡难’。”省人大代表高洁是来自南京江宁善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健康管理师,她发现在农村地区由于老人居住较分散、家中取暖设备少,冬季洗澡存在一定困难。2023年,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的帮助下,包括高洁在内的一群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大代表共同发起“浴爱善行”助浴车服务计划,在这个冬天,让有需要的老人在家门口就洗上了舒舒服服的热水澡。 盈利薄、缺人才……行业服务堵点待打通 居家养老服务业是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而逐渐发展的产业,在推进过程中,仍存一些难点、堵点待各方协同解决。以新河社区食堂为例,该食堂目前由社会组织运营,因价格优惠,又以餐食价格优惠的老年群体为主,目前还没有实现盈利;而高洁也表示,在助浴服务落地中也存在专业人才缺失、行业规范待完善等问题,比如助浴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老年服务项目,如何明确服务的责、权、利,需要由相关部门出台一个行业规范,不能让最基层的服务人员在辛苦流汗的同时还随时承担可能的风险;再有,农村养老需求虽然非常突出,但养老服务专业力量十分匮乏等。 此次省两会,致公党江苏省委会也关注到了居家养老问题。在调研中他们发现,虽然当前“互联网+养老”的各类发展模式进入快车道,有效推进了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但“智慧养老”模式在推进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比如过于注重线上平台构建,线下服务多为外包供应商,且由于利润空间小、从业门槛低,线下服务很难吸引优质服务商介入,导致线下服务能力与质量的欠缺;同时,目前养老服务供给仍然更多地局限于“提供能提供的服务”层次,而无法做到“按照需求”提供服务的层次,存在提供服务类别受限;此外,也存在职业门槛较低,对老年人需要的健康保健及家政服务外的心理服务、精神慰藉等需求没有能力提供,且现有待遇和职业特征很难吸引年轻人加入等问题,这些也让“智慧养老”的“最后一米”出现难点。 多方协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此次省两会,致公党江苏省委会带来了关于完善虚拟养老院闭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在对当前“智慧养老”的调研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 虚拟养老院是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依靠智能网络平台进行居家养老的一种模式。致公党江苏省委会认为,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智慧养老不应只停留在线上虚拟平台构建,而更要突出“养老院”功能,合理且明确分工,定位好各方主体角色,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形成长远发展计划和目标。致公党江苏省委会建议,在虚拟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要积极融合现有线下资源,比如以实体养老机构为中心,服务辐射周边区域,融合包括嵌入式社区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长期护理保险床位、老年助餐、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时间银行等相关养老服务,同时对标养老院星级评定标准,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以评估各类服务商及平台为抓手,设立准入门槛保障市场健康发展;此外,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并建立相应奖惩机制,确保服务形式与质量能行稳致远。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人。高洁表示,养老服务行业正朝着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养老服务新需求也催生了老人助浴师、老人陪诊员、健康照护师等新职业,日趋多元的养老需求对从业者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致公党江苏省委会围绕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建议能推广新的养老职业来统合“虚实”养老服务,如按需求制定新的从业职责标准、培训流程,增加薪资待遇,还可推广“养老顾问”职业,具备社会工作、心理学、慢性病管理等相关知识,能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给予包括紧急救援、日常照顾、康复护理、法律维权等在内的居家综合养老方案建议,并借助智慧平台,根据需要及时给与复评,转介家庭病床或是机构养老,将虚拟养老院与实体养老服务统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居家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社会组织、服务企业和每位市民的参与和支持,希望在多方协同支持下,能让老年人在晚年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服务,享受幸福和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