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路瞭望】机构改革后,江苏老龄工作首份任务清单出炉
发布日期: 2024-03-21 10:39   来源:北京西路瞭望    浏览次数:    字号:【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更好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新一轮机构改革,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根据公布的《民政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民政部在本轮改革中新设立了老龄工作司。中央对老龄工作体系作出的这一顶层设计安排,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着眼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和任务,进一步理顺了老龄工作的相关机制,将有力协调推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

3月20日,江苏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南京召开,这是机构改革后江苏召开的第一次全面部署老龄工作的会议,也标志着江苏省级层面老龄工作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根据部署,今年江苏将在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上不断发力,推动老龄产业发展和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全省老年人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系统化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牵动着亿万家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质量做好老龄工作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去年7月考察江苏时,要求江苏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着力做好“一老一幼”服务。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赋予的重大任务,江苏省委去年出台了《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行动方案》,省委书记信长星在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协调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提出明确要求。

从江苏人口老龄化现状看,截至2023 年底,全省60 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2042.99万,占比26.02%、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80周岁以上占老年人口15.07%。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此,此次江苏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强调,要自觉把老龄工作放在江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来谋划推进,认真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始终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用心用力发展老龄事业,确保广大老年群众幸福安康,确保全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图片

江苏是全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最早、老龄化速度最快和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全国第二,加之近年来新出生人口逐步回落,人口高龄化、少子化、抚养比高等问题导致养老保障压力越来越大。

深刻把握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向路径,必须增强历史主动性。此次会议指出,要立足当前大势和发展趋势,深入研究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更好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刻把握加强党对老龄工作领导的根本要求,必须增强工作执行力。这次机构改革,将老龄工作相关职责划归民政部门,将老龄办改设在民政部门,是对老龄工作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是对老龄委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职责的进一步强化。

以此次机构改革为契机,江苏老龄工作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党领导老龄工作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更好发挥老龄委统筹协调作用,各部门协同、全方位发力,共同开创全省老龄工作新局面。

任务清单承诺必达,补齐服务短板弱项

此次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了2024年全省重点老龄工作考虑的汇报,并印发2024年省老龄委工作要点和重点任务清单。省民政厅厅长谢晓军介绍,此次出炉的《工作要点》明确了19项重点任务,今后还将定期通报重点任务进展情况。

重点任务首先聚焦老年社会保障,强调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推动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发展。健全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参保率稳定在98.5%以上。优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失能评估标准和基本服务项目目录。实施“安康关爱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全省承保覆盖率不低于70%。对低保老人、城乡特困老人做好兜底保障,全面落实80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制度。

图片

当前,养老需求总体上是“9073”结构,90%左右的老人居家养老,7%左右依托社区养老,3%左右由机构养老,三者各有侧重,今后关键点在于增强养老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精准性。当前家庭空巢化现象较为突出,很多老人独居在家。针对这一情况,去年全省部署常态化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统筹实施4.29万户家庭适老化改造,为330万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在此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任务清单中明确提出,今年还将持续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造提升100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和500个城市社区助餐点。加强对养老机构的培育支持和监督管理,评定一批五级养老机构,全省75%的养老机构完成等级评定工作,50—100张床位规模的养老机构完成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建设任务。促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开展第四批省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企业认定,实施养老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在“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任务清单中,加快老年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全省优化提升30家护理院被提上议事日程。今年,全省将支持有条件的非建制乡镇卫生院转型为护理院,推动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改建、扩建现有设施等方式增加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提升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供给,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比例达到69%,增设一批专业认知症照护床位。

进一步壮大老龄产业,需要资源要素的支撑。相关部门将加强养老用地保障,鼓励利用存量用地、闲置设施发展养老产业。支持各地建设国家银发经济产业园区。支持外资投资设立老年人服务机构、养老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健康、文化旅游、休闲农业、体育等行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适老生活用品市场。

新形势下,江苏将抢抓国家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和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创建的契机,统筹考虑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国土空间布局,一体推进道路交通设施、公共交通工具以及老年人住宅、公共环境等适老化和无障碍建设改造,创建5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让老年人居住、出行、生活更加舒适便利。今年,全省还将继续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年内再培训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50万人次。加强老年大学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村级社区教育机构增挂“老年学校”“老年教学点”牌子。组织第四届全国“敬老文明号”和“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评选推荐,开展“敬老月”活动,实施老年精神关爱项目,营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

协同发力,近40个部门共同守护“夕阳红”

老龄工作是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职能分布在近40个部门,需要统筹协调,协同推进,才能不断完善齐抓共管的格局。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省卫健委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图片

江苏去年人均 GDP超过2.1万美元,已达到学术界公认的老龄产业迅速发展关键阶段,反映到市场上,全省涉老企业已达2.6万家,仅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规模就超过3000亿元,养老服务需求旺盛,养老市场前景广阔。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养老产业蓝海方兴未艾。为此,省发改委副主任杭海表示,今年,省发改委将把人口发展和老龄化形势分析监测作为江苏“十五五”前期研究的重要内容,强化人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变量”作用,加强人口高质量发展政策研究,探索构建重大决策人口影响评估制度。省发改委还将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一批兜底性、普惠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会同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继续开展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试点,对符合条件的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老年产品制造企业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围绕健康养老服务和银发产品、康复辅具、抗衰老产品研发制造等领域,培育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知名品牌,探索银发经济规模化、集聚化发展路径,争创国家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省人社厅副厅长梅仕城表示,今年江苏将大力推进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立足第一支柱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引导参保人员通过多缴费、长缴费提高养老金水平。推进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发展,持续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保障需求。促进老年人就业创业,开展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等专项宣传,引导老干部、老科技专家、老农业工作者等投入“银发生辉·银龄行动”“我的家乡我建设”“晚霞行动”等活动。在重点工程项目、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在环卫保洁、治安协管、护林护绿等方面每年开发至少100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低收入超龄农民工就业。

省住建厅副厅长金文介绍,今年江苏将注重试点先行,结合城市更新试点、完整社区试点、老旧小区改造等,以点带面推进适老化设施建设。今年计划新开工改造2000 年底前建成的1060个老旧小区,督促各地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助餐服务设施、电梯加装等适老化设施建设。住建部门还将结合“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建设、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因地制宜建设适老化设施,营造老龄友好的绿色场景。

据第五次全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江苏老年人群体中,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占比达79.4%,“长寿不健康”的现象较为普遍,健康老龄化亟待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省卫健委副主任朱岷表示,今年全省将新增老年医院15家以上,主要依靠新建或利用现有综合性医院转型为老年医院,积极争创国家区域老年医疗中心,推进省级区域老年医疗中心建设;分批举办全省老年医学科科主任和护士长培训班,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要。

目前,江苏省级层面老龄工作体制改革已经完成,市县层面改革正在实施,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省老龄委将统筹抓好跨领域、跨部门、跨单位的重要事项,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研究,促进涉老政策相互衔接。省老龄办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同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系,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各成员单位将对照《工作要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举措,对牵头负责的事项一抓到底,对需要配合的工作主动靠前,确保抓出成效、见到实效。未来,乡镇(街道)也要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完善专门机制,保证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