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当“520”遇上小满,一个上午江苏6296对新人领红本本 | ||
|
||
又是一年“520”。因为谐音“我爱你”,有着美好的寓意,不少新人都会选择在这一天领红本本。而2024年的“520”恰好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日,俗话说“人生小满胜万全”。这些都给“520”这个日子添加了丝丝甜蜜。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截至5月20日中午12点,江苏全省范围内,6296对情侣办理结婚登记。 【领证现场】 “520”超甜蜜,00后新人的浪漫是“从校服到婚纱” 5月20日上午8点,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门口等待领证的新人已经排起了长队。排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准新郎小陈和准新娘小孙。两人都出生于2001年。小孙告诉记者,两人都是泰州人,是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自己来到了南京读大学,但两人依然保持着联系。“我对他印象一直很好,主要是长得帅。”小孙笑说。于是小陈的主动告白就促成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相处了一年之后,决定在今年的“520”领证。为此两人起了个大早,没想到抢到了“头一份”的幸福,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有“从校服到婚纱”的爱情长跑,也有一见钟情的轰轰烈烈。1995年出生的金先生和1997年出生的王女士,都在法国巴黎的一家银行工作。“我们是一见钟情,做了四年的同事,也做了四年的恋人。”王女士告诉记者,此次两人是特地请了假,回国领证的。“我们双方的爸爸妈妈非常有仪式感,为了今天的领证,订了两大束花,还准备了很多道具,喊了摄影师跟拍。” 【婚俗改革】 为爱“减负” 为幸福“加码”,江苏大力倡树文明婚俗新风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先后印发了《婚姻家庭幸福护航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政策措施清单》等政策文件,推动各地以年轻人为中心,以“深化婚俗改革试点、倡树文明健康的婚俗文化”为切入点,以促进恋爱结婚、婚姻稳定、家庭和谐为主线,致力于“为爱减负、为爱出新、为爱赋能、让爱出彩”婚姻家庭“四个乐章”,大力构建贴近年轻人需求的婚姻登记阵地,丰富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普遍开展充满仪式感的特色颁证服务和公益性集体婚礼,以此引导年轻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引导提倡简约适度婚俗礼仪。目前,有3个地区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40个县(市、区)分三批被确定为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 在创新婚俗礼仪方面,江苏省户外颁证基地达到65个,建有婚俗文化馆的婚姻登记机关达到15个,新建婚姻文化创意街区13处,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引导当事人用庄重的颁证仪式代替大操大办,随着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婚姻文化传播平台逐步建成,各地婚姻家庭文化建设影响不断增强。 据了解,近三年,江苏各地累计投入2.8亿元用于婚姻登记机关硬件设施建设,已经有16个婚姻登记机关由政务办理大厅搬进公园、景区,努力将婚姻登记机关打造成美丽、生态、文明的公共服务场所和“网红打卡点”,为婚姻当事人提供了优美、舒适、温馨的登记环境,广泛开展颁证、婚姻家庭辅导、集体婚礼等一体化服务,得到当事人一致好评。43个实验区普遍提升了婚姻登记软硬件环境,设立了婚姻文化馆或婚姻文化长廊,帮助新人深化对婚姻的认识和理解。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