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民政厅参加“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 ||
|
||
|
10月30日上午,江苏召开“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四场。以“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为主题,邀请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常州市、扬州市、镇江市有关负责同志发布介绍相关情况。省民政厅一级巡视员赵庭朴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赵庭朴表示,实现共同富裕,民政部门主要承担“不让任何一个困难群众掉队”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们围绕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覆盖范围更广的政策体系。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将民政兜底保障对象由低保、特困,拓展到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并将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政策,全面覆盖到所有低收入人口。目前,全省共保障低保对象62万人,特困人员20万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12万人。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将救助范围覆盖到所有在苏遇困的人员。“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实施临时救助93.5万人次。二是健全保障标准更高的增长机制。建立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增长机制,每年按照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的30%-40%,制定低保标准,按照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确定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实现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目前,全省低保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919元,较去年增长5.2%。三是推进服务内容更优的改革实践。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将182万困难对象纳入常态化监测范围,实现“政策找人”。全面实施民政领域社会救助掌上办、指尖办、“省内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行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为有需求的低收入人口,提供巡访探视、照料护理、心理疏导、精神关爱等服务项目,惠及107.7万人次。在医疗、教育、康复等方面,开展一批慈善救助项目,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需求。 下一步,省民政厅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兜底保障水平,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是救助体系再健全。完善低收入人口认定政策,强化动态监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逐步将救助帮扶政策向中低收入群体拓展。协同相关部门,促进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就业创业、产业帮扶等政策衔接,推动更多低收入人口劳动致富。二是救助标准再提高。健全低保标准与消费支出增幅同步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让广大困难群众更好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救助方式再丰富。制定服务类社会救助政策文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社会力量参与,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形成“物质+服务”的综合救助格局,提高困难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四是救助改革再深化。深入实施“困难群众关爱帮扶一件事”改革,推动实现各项救助政策、业务信息和服务流程等方面的有效衔接,提升主动救助、精准救助能力。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