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筑牢发展慈善事业的思想根基 | ||
|
||
学习贯彻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首先要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慈善事业是民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工作与其他民政工作一体同向推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既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要深入学习领会,在对标对表中提高思想认识,汲取精神力量,坚定前进方向。 一要在深入学习领会中把握慈善事业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一以贯之,彰显了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执政理念。慈善事业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性,其核心内涵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体现在慈善工作上,依靠人民就是要不断推动慈善事业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为了人民就是要充分发挥慈善事业“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的作用,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慈善事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中国历史上慈善分为官办与民办两种,古代以官办记载为多,到了近代以后,民间财富逐步成为慈善事业更重要的物质基础。慈善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其发展的程度取决于社会成员参与的程度。推动慈善成为大众慈善、全民慈善,慈善事业发展才有最厚实的基础,最可靠的保障。伴随着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的转变,慈善已逐步拓展到人文、伦理、科技、生态环保等领域,但无论如何延伸扩大,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这个初心不能丢。对于社会救助而言,慈善是纾困解忧的重要途径,只有畅通这条途径,社会救助才能更加有效;对于慈善自身而言,救助帮扶困难群众是工作主干,只有强壮这个主干,慈善事业才能枝繁叶茂。 二要在深入学习领会中把握慈善事业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各级民政部门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指明了民生事业发展的时代坐标。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第三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事业都是在传承中发展的,传承是要把根留住,发展是要体现时代价值。今天,慈善事业的时代价值就是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找准位置、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参与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功能作用。价值所在就是责任所在。扛起这一时代责任,要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救助对象上,推进由救助特定困难群体向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拓展,增强慈善救助可及性;在帮扶内容上,推进由单纯物质救助向兼顾物质救助、社会服务和精神关爱拓展,满足困难群众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在资源力量上,推进由主要依靠企业捐赠向动员社会成员广泛参与拓展,让向善而行成为社会风尚;在工作方式上,推进由传统方式向法治化、数智化、专业化等方式拓展,提升慈善工作质效。 三要在深入学习领会中把握慈善事业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明确了民生事业基本任务、路径方法、重点要求,也为慈善工作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发力点提供了重要遵循。慈善事业要积极参与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把工作重心落在兜底性民生建设上,对各类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助力党委政府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要自觉融入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构建之中,促进建立健全以慈善组织管理、慈善参与、扶持激励、综合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慈善事业制度机制,引领和保障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为构建系统完善的民生建设体系加力赋能。要紧紧围绕“两个着力”的任务要求,更加关注老年群体生活境况,将慈善资源更多向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心理健康关爱服务、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倾斜,助力解决家庭小型化程度加深、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带来的新问题;更加注重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将慈善精准有效嵌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等工作之中,致力解决薄弱点、消减空白点,发挥好补充和探路作用;更加有力推进社区慈善发展,创新探索慈善在提供社会服务、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中的机制模式,合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四要在深入学习领会中把握慈善事业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将这些重要指示与总书记关于依法做好慈善工作的论述贯通起来理解,就能获得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知: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依法治善,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依法治善是基本遵循,改革创新是动力源泉,三者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的建设,引导慈善组织投身党的事业、响应党的号召、当好党的助手,推动慈善工作紧跟时代步伐、紧扣中心任务、紧贴人民需求,确保慈善事业在党的旗帜下凝聚广泛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坚持依法治善,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新修改的慈善法,依法管理慈善组织,使慈善组织章程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和相关制度根据法律法规以及章程规定建立健全并得到有效实行;依法规范慈善行为,保证慈善募捐、慈善捐赠、慈善服务以及财产管理、信息公开等活动和行为合法合规,防止各种不当行为对慈善的侵蚀;依法促进慈善事业,通过全面落实规划引领、信息共享、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用地支持、人才培养、宣传普及、表彰激励等一系列规定措施,推动慈善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坚持改革创新,就是要以改革为动力推进慈善事业创新发展,在打造重点业态上有新突破,拓宽财富向慈善流动的渠道;在提升运行质态上有新作为,增强慈善的感召力和传导力;在构建良好生态上有新成效,创造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