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从“养老焦虑”到“智慧养老” 数字技术绘就徐州养老新图景
发布日期: 2025-02-28 14:04   来源:徐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当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养老,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当传统的养老模式遇上蓬勃发展的数字技术浪潮,在徐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正不断推进智能化适老产品与服务的升级,为银发群体勾勒出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智慧养老新图景。

智慧终端开启“银发悦生活”

“小度小度,给我来一段《空城计》!”话音刚落,家住泉山区永安街道的徐建国家中立刻响起了一段气韵嘹亮的戏曲声。自打家里来了“小度”,这位74岁的老人生活里多了不少乐趣。

“小度”全名是小度智能屏,是一款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智能音箱。其语音交互功能堪称一大亮点。只需轻唤一声“小度小度”,它便能迅速被唤醒。无论是查询天气、获取最新新闻资讯,还是设置闹钟、添加提醒事项等日常操作,它都能瞬间作出精准回应。

“以前想在网上找段戏曲或评书,手机屏幕太小,打字又不方便,只能等孩子回家时让他们帮忙下载。现在好了,只要说句话,‘小度’大多数时候都能找到。” 徐大爷的这番感慨,道出了许多老年人拥抱智能生活的心声。

线上挂号、扫码支付、预约打车……随着数字化技术不断融入生活场景,许多老年人却因自身能力限制,在“数智化”面前“止步不前”。然而,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开始关注老年群体需求,它们不仅预见了老年人的实际困难,还通过人性化设计和便捷功能,为老年人提供预见式服务,帮助他们更轻松地融入数字化生活,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技术重构在徐养老体验

走进铜山区新区街道银山佳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几十位老人正在参加一场“足不出户‘云端问诊’”活动。这是由铜山区民政局、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上海天与智慧养老公司联合推出的互联网在线问诊活动,主要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咨询与健康管理支持。

现场不仅有专业医生带来的“云讲座”,还设置了寻医问诊环节,为老人们现场答疑解惑,并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过去看病要转两趟公交,现在对着屏幕就能问诊开药。”72岁的老人王秀兰对这种新型问诊方式感触颇深。

眼下,一张张电子屏幕、一个个手机APP,正悄然改变着徐州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这种智能化的渗透,正加速融入养老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近日,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联合江苏移动打造了“和对讲”S38胸牌式记录仪,有力推动养老服务智能化升级。

作为一款先进的记录工具,这款“和对讲”S38胸牌式记录仪,集轻量化、实时对讲、音视频记录、高精度定位等功能于一体,帮助护理员高效记录工作过程。

在养老服务的实际应用中,护理员可以与后台管理人员及同事进行即时通信,迅速传递信息、及时解决突发问题,提高紧急情况应对效率,确保日常服务流程运作顺畅。

双向奔赴跨越“数字鸿沟”

近年来,随着徐州银发群体的不断扩大,他们的需求愈发受到关注,一系列“智慧养老”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然而,当前的数字技术适老化虽有进展,但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为此,徐州提出了一条“双向奔赴”的创新路径:一方面推动技术适老,让数字技术更好贴合老年人需求;另一方面,促进老人“适数”,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掌握智能技术。

去年10月,徐州市首届“老年达人”运用智能技术大赛举行。此次大赛赛题紧扣老年人日常生活场景,涵盖微信聊天、预约挂号、出行导航、手机支付、网约车出行、政务服务等多个高频应用领域。来自全市11个县(市、区)以及市老干部大学的12支代表队齐聚一堂,展开激烈比拼。

这场比赛不仅为老年人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进一步推动了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工程的成果转化,引导更多老年人用得上、愿意用、用得好智能技术,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

“真正的适老化,绝非仅仅放大字体这般简单,而是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个性化、安全、舒适的服务体验。” 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王娜表示,未来,将强化科技赋能,围绕居家社区机构等不同场景,优化完善市养老信息平台功能,创新智慧化服务解决方案,研发创新性养老服务技术和产品,通过科技手段进一步增强服务管理效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