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织密民生保障网,稳稳托起百姓的幸福
发布日期: 2025-03-13 16:35   来源:徐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

近年来,徐州积极响应号召,就业服务更加精细、社会救助更加完善、文化服务更加丰富……一桩桩民生实事,汇聚民心,关乎大局,绘就温暖人心的民生图景。

徐州作为用民生厚度定义城市温度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

就业服务更加精细,社会救助更加完善,文化服务更丰富……

这些年来,徐州始终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如期交出了一张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政策创新以稳就业。6.6亿元稳岗返还等补贴与121.5亿元就业创业贷款的精准投放,不仅催生9.4万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更培育出2.5万创业主体。

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十二连增”,发放特殊困难群众保障资金21.8亿元,获批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单位。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改扩建10所高中,新增三甲医院与三级医院,完成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一件件民生实事,让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这是民生工作不断做深做实的实干历程,亦是社会福祉持续改善的温暖答卷。

这份答卷从民心、民意处落笔,聚焦民之关切,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最后落笔于好日子、幸福感。

民生建设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全国两会吹响嘹亮号角,彭城大地处处涌动着“从春天出发,向幸福未来奋进”的澎湃春潮。

站在新起点,徐州将持续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办好“春风行动”“人才夜市”“局长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

积极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运营市中医院新院、市中心医院新城院区二期,新增三甲医院1家、三级医院2家,新建国家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新引进顶尖临床医学专家团队15个;

围绕人口老龄化、民生底线、关爱服务、便民利民、效能提升等“七个聚焦”,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幸福‘徐’来·民政有爱”更有温度的民生篇章。

专家声音

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与社会学院副教授董明伟:

以“四维创新”厚植民生福祉

2024年,徐州民政以敢为善治的魄力,将总书记“民生为大”的嘱托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彭城温度”。

突出基础普惠,在理念创新中提升民政民生保障厚度。围绕保障对象从特定群体向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转变,服务内容从物质保障为主,向物质救助、社会服务和精神关爱兼顾转变的形势,积极探索要素保障从主要依靠政府,向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发挥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作用转变,手段方式从传统服务方式向数智化、标准化方式转变的机制和方法,探索推进民政民生保障由兜底性、基础性向普惠性发展的徐州路径。

突出质效双升,在路径创新中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度。更加注重发展性救助。坚持“动态监测”与“救助帮扶”并行、“输血”与“造血”并重,不断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拓展。更加注重救助对象广泛精准。要重点关注相对困难人群,合理划定相对困难的帮扶人群,尽力做好对象“扩围”。更加注重救助措施积极主动。要更主动对陷入困境或面临严重困难风险的个人及家庭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早帮扶,实现“人找政策”与“政策找人”相结合。要更加主动提升救助水平,适当考虑救助对象的发展需求和在一定程度上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更加注重救助部门之间联动协同更高效。

突出有序衔接,在机制创新中提升养老服务感受度。更加注重机制衔接,发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政府主导作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市场配置作用、养老服务社会参与作用,以老龄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双轮驱动为养老服务注入新动能,打造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友爱家庭衔接的新机制。更加注重服务衔接,打通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链,推动形成贯通养老服务供给格局。更加注重服务品质,培育银发经济新动能,支持银发经济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发展,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格局,持续擦亮“徐享颐养”品牌。

突出数智赋能,在技术创新中提升民生服务速度。更加注重平台建设,在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支撑下,大力推进民政保障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建设。更加注重数据采集整合,实现各类民政保障对象家庭状况、经济收入、基本需求等多元数据资源集成,构建完备的民政保障人口基础数据库。更加注重数据共享,构建跨层级、跨业务、跨部门的数据开放与共享平台,为信息比对、数据分析提供支撑。更加注重精准画像,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从家庭结构、身份信息、收支情况等维度对民政服务对象开展精准画像与科学分类。更加注重数据挖掘,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增强风险信息监测处置能力。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徐州民生服务从“保基本”向“高品质”的每一点提升都将化作千万百姓触手可及的幸福。

最是民心温暖时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

在这段日子的走访中,我看到民生温度在徐州,已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日常图景——

防滑扶手、智能呼救设备等适老化改造走进千家万户,为银发群体织就一张“不离家”的安全守护网;市福利院的教室内,特教老师俯身倾听的侧影与孩子们咿呀学语的童声交织;寒潮侵袭的冬日街头,作为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地区的徐州,为流浪乞讨和临时遇困人员留下救助引导卡、方便食物和御寒衣物等救助物资……

近年来,徐州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在行走中见证,在记录中收获。我期待在今年的走访过程中,看到更多幸福的笑容,讲好一个个温暖而有力的民政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