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殡葬公共服务“指尖”办理、 “云”端祭扫、“96444”专线全天候服务
“互联网+”让智慧赋能殡葬
发布日期: 2025-03-20 16:22   来源:南京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公民身后事,民生关键事。

在互联网时代,加快推进殡葬政务服务信息化,持续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不断深化,提升殡葬服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推动殡葬服务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直接受益,是殡葬这一基本民生事业不断追求发展进步的题中应有之义。

更多殡葬公共服务“指尖”办理、更多市民选择“云”端祭扫、更贴心殡葬服务专线96444全天候守护“人生最后一程” ……近年来,我市紧扣群众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GPS等先进技术,在着力建设交互体验好的网络祭扫服务平台等方面进行了一定探索。

智慧殡葬,让管理更安全、服务更便捷,传递着绿色文明理念。

南京殡仪馆更多殡葬公共服务“指尖”办理

宽敞明亮的指挥中心大厅,可视化驾驶舱屏幕,在监控中实时显现的各项数据和影像……在南京殡仪馆,这里的一站式殡仪服务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正在使用的是南京殡葬公共服务平台,由数据打通各服务环节,形成数据池便于数据共享。平台电脑管理端由殡、葬、祭、管四大功能模块构成,按照业务办理处置流程分别归类,使全市殡葬管理更加精准、科学、高效。同时,该平台实现了信息管理一体化。通过平台对数据分类整合,即可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处共享,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效能。” 南京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

据悉,该平台与南京殡仪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接融合,市民登录微信公众号“南京殡葬96444”或“我的南京”App进入“宁思念”平台,便可使用一系列便民、绿色网上殡葬服务,只要动动手指,就可随时办理。比如,通过96444专线电话登记遗体接运信息的市民,可在“接运查询”模块查询接运车辆的进度,了解车辆状态,合理安排时间,准备后续事宜,减缓等候焦虑情绪。

“平台还将不断优化服务模块,提供礼厅在线预约、火化流程信息确认、火化信息公示等移动端口的便捷功能,简化治丧流程,提升服务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南京殡仪馆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南京殡仪馆还引入一些智能化设备,比如多种型号的智能机器人,功能涵盖智能运送骨灰、智能运送遗体以及清洁地面等。通过智能化运作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遗体、骨灰安全、准确地运送到目标地点,大大提升服务效率。

“云祭扫”让追忆穿越时空

“外婆,我想您了,您在那边还好吗……” 清明临近,正在准备春招面试的薛同学无法回家为外婆扫墓,就在“宁思念”在线追思页面创建了思念空间,献花、敬香、祭拜,并写下深情寄语。

薛同学说,她是外婆一手带大的,感情很深。每年的清明节,她都会回甘肃天水老家为外婆扫墓,可是今年由于找工作的原因,自己不能回家,于是她便为外婆创建了一个网上纪念空间,进行了一场仪式感颇强的“云祭扫”,“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为已故亲人送花、敬香、鞠躬,满足了我的心愿。”

然而让薛同学意想不到的是,当她将纪念空间推送给亲友后,大家纷纷前来祭祀,一些多年未见的亲戚,也找出家里的老照片,翻拍以后传上去,如今,纪念空间里有关外婆的资料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就能对外婆有更全面直观的认识,大家既可以在这里缅怀故人,也能互相联络交流。”

据悉,市民可通过“我的南京”App、“南京殡葬96444”微信公众号等多个渠道登录南京殡葬公共服务平台移动端(宁思念平台),通过平台首页查看治丧指南,及时了解政策法规等相关通告,获取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联系方式,完成业务查询、在线追思、预约祭扫等一系列操作。

“宁思念”平台上线以来,根据群众所提建议不断优化。尤其在线祭扫模块可根据节日、祭日手动选择相应的主题背景,免费提供当季的时令水果和蕴含民俗文化的食品素材作为供品;分享链接,便于将私密纪念空间推送给亲友,强化了网络空间家族共祭、尊老敬祖的归属感。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宁思念”平台进行网上祭扫,绿色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96444殡葬服务专线全天候守护“人生最后一程”

“母亲突然过世,一家人都慌了,丧葬事宜该怎么办呢?当时,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96444’,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很快就完成了一系列丧葬手续。”日前,市民赵女士致电“96444”殡葬服务专线表达感谢。

据了解,南京殡葬服务专线96444集自动应答与人工服务于一体,涵盖殡葬问题咨询,政策法规宣传,殡葬服务机构查询,集体江葬、江祭活动报名及咨询、遗体接运服务登记等多项功能,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贴心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96444服务专线为市民提供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的殡葬服务。此外,市民在遇到殡葬服务领域的不规范行为时,也可以通过96444专线进行投诉,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殡葬公共服务是一项基本民生服务。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依托“互联网+”服务思维,利用人脸识别、GPS等互联网、物联网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智慧殡葬系统。

今年3月7日,由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牵头的省级课题《关于加强基础殡葬信息库和96444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顺利通过相关专家审核。课题以全省统一的殡葬服务专线96444为统领,以殡葬大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提升殡葬服务,强化综合监管,加快建成满足群众需求的殡葬公共服务平台。

该课题的如期推进,也为今年6月前,实现全省设区市、县(市)民政部门“1个号码办丧事”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前,我们碰到殡葬方面的事情不知道具体打哪个电话,现在有了统一的官方专线,‘96444’的短号不仅好记,而且24小时在线及时处理群众来电诉求,这一定程度上让“白事”办理更便捷,服务更规范,群众得实惠。”不少市民坦言。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推进殡葬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殡葬管理服务变革创新,是当前殡葬从业者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民政部门表示,下一步,将以信息化手段持续深化推动殡葬管理服务变革创新,不断提升殡葬服务的便捷化、专业化水平,让群众“逝有所安”得到更好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