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淮安】淮安:聚才育才爱才 让养老服务行业成为“香饽饽” | ||
|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江苏省淮安市各地坚持广纳人才、为我所用的原则,吹响养老服务人才集结号。 眼前,正在手把手给护理员开展教授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老师,叫谢加娥,是淮安市盱眙县一家四级养老机构的护理员。拥有护理高级职称的她,不仅是一名护理员,也是一名职业技能培训导师,几乎每周,她都会带着年轻的护理员,开展这样的技能培训。谢加娥原先一直在外地打工,2017年,她来到养老院做起了养老护理工作。不久以后,她参加了淮安市人社局举办的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并顺利获评高级职称。 盱眙县某养老机构高级护理员谢加娥说:“我觉得获得高级职称后,感觉更有职业认同感了,代表社会对我们养老护理员这个职业的认可,虽然我们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但作为一名养老护理员,我们一样可以得到国家的承认,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也让我更有动力。” 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打造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养老服务体系的当务之急。作为全国养老护理专业示范点,江苏护理职业学院不仅开设了老年护理和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还开发了一系列针对老年群体的校本课程,为养老行业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和专业人才。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学生魏思佳说:“希望能够通过学习老年护理专业知识,给他们带去温暖,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能够享受更多的照护,让他们享受到更专业的护理,另外我觉得我们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好,就业缺口也比较大。”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副教授刘晓菲说:“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我们学校积极响应行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了驻点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也与知名养老机构共建了实训基地,确保高质量的教学与实习,毕业生也广泛服务于养老服务机构,形成了从驻点学习到基层服,再到就业反哺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淮安市采取一系列举措,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先后出台养老护理人才岗位津贴、持证补贴和入职补贴政策。同时,依托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学校,将全市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组织服务人员纳入免费培训范围,每年县区级开展超过2000人次的初、中级技能培训,市级开展超过100人次的高级技能培训,所有养老护理人才均接受线上培训。 淮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牛亚林说:“经过我们粗略统计,在淮安,目前有11500余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已经超过了30%,同时我们还联合相关的院校、企业,共同开发系列课程标准,积极探索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采取‘工学交替’这种教学模式,组建校企‘双师’队伍,为行业输送‘用得好、留得住’的养老人才。”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