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晨报】1199对!“520”登记潮甜蜜上演 | ||
|
||
今年“520”“521”是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的首个结婚登记高峰,为满足群众婚姻登记服务需求,全市各婚姻登记处提前上班、增开窗口、延迟下班,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婚姻登记规范、有序、安全开展。 据市民政局统计,截至5月20日17:30分,全市各婚姻登记处当天共办理结婚登记1199对。 为爱“加速度” 15分钟完成“人生大事” “我们今天早上7点多来的时候,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队。”在云龙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人张明宇和赵冉表示:“没想到工作人员效率这么高,排到我们后,15分钟左右就办好了,你看,现在才9点半!” 由于“520”属于热门的日子,办理结婚登记前,这对准新人特地电话咨询了婚姻登记处:线上预约若未成功,当日能否现场办理?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两人当日一早就来到了登记处。 “针对今年‘520’登记高峰,我们启动了应急预案,全员提前到岗,开放全部窗口,确保登记安全、有序。” 云龙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登记员赵晓笛介绍,登记处还精心布置了现场,用绿植鲜花装点,处处透着对新人的祝福。 在鼓楼区婚姻登记处,来登记的人也比平日多了很多。24岁的高女士和老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来到徐州生活,“我是云南人,早就听说徐州开通了‘跨省通办’,今天我俩带着身份证,非常顺利地办完了手续。”高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刚领取的结婚证,笑着说道,“宣誓过程仪式感满满,我们感觉很幸福。” “为应对登记高峰,我们增派了工作人员,并提前上班、延迟下班,不办完不打烊,切实保障‘甜蜜需求’。”鼓楼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自2021年起,我市民政部门就开始推进婚姻登记“全市通办”“跨省通办”,并印发《开展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推动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改革,满足群众就近办理婚姻登记的服务需求。 2022年,江苏婚姻登记开始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优化办事流程,可同步在婚姻登记窗口申请办理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户口迁移和生育登记。 登记流程的一次次优化,让登记效率不断提高,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爱“加速度”。 多项便民举措 为幸福婚姻“保驾护航” 5月20日,刚走进云龙区婚姻登记处的大门,一座缀满玫瑰的心形拱门便映入眼帘,引得新人们纷纷驻足留影。 除环境营造外,登记处还策划了系列活动:颁证厅内,新人们郑重宣读结婚誓言;婚姻辅导室里,家庭咨询师正在传授幸福婚姻密码;特别准备的幸福树上,挂满了饱含新人美好愿望的“幸福卡”。 在邳州市桃花岛户外婚姻登记处,领取爱情号码牌、投递“时光邮箱”、打卡“爱情护照”……多个精心设计的打卡区域让新人感受到满满的仪式感。当天,这里还邀请部分新人走上舞台,分享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的故事,让甜蜜在现场传递。 记者在实地走访时注意到,我市多个婚姻登记处都有专门的婚姻家庭辅导室,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心理咨询师和社工会引导新人接受婚前教育,帮助新人建立健康的婚姻观念。 除此之外,“免费婚检”的牌子也被设置在各个婚姻登记处显眼的地方,婚检处配有专职医护人员,在婚检过程中同步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遗传病、精神病、传染病等知识的宣传。 “每一位准父母都应当为孩子的健康负起责任,婚前的孕前检查必不可少。”云龙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付锦玥说,筑牢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从免费的婚检到专业的婚姻辅导,让我们对婚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工作人员服务太贴心了。”刚领完结婚证的张先生和姜女士对记者表示。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强文明婚俗新风的宣传,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婚姻登记服务。”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随着新《婚姻登记条例》的正式实施,未来,民政部门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进一步完善婚姻登记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婚姻登记工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