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健康】苏青银龄行动·志愿者心声 | 吴永青:仁心守护光明 点亮高原“第二故乡”
发布日期: 2025-07-24 11:37   来源:新华日报健康    浏览次数:    字号:【


“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2025年夏,“苏青银龄行动”志愿服务正式开启,如同一座温暖的桥梁,跨越两千多公里,将来自江苏的智慧与关爱送到青海高原大地。在由“银发医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中,58岁的吴永青作为南京鼓楼医院眼科的退休副主任医师,将自己退休后发挥余热的首站,落在了千里之外的青海,在西宁市社会福利院的一个月服务时间里,她不仅用专业为当地患者带去光明,更用一颗赤诚之心,收获了家人一般的动人情谊,青海西宁也成为她人生中留下温暖印记的“第二故乡”。

妙手仁心:

用专业知识播撒高原光明

初到西宁市社会福利院,吴永青便迅速投入志愿服务工作,她发现,这里的服务对象大多有着肢体或精神障碍,面对这些特殊的患者,除了专业的知识,更需要给予真诚的关爱。

通过深入一线的查房走访,吴永青了解到,结膜炎、睑缘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在福利院的服务对象中较为普遍,预防工作显然不容忽视。她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讲座,系统性地向福利院的医护人员讲解这些眼科疾病的发生、临床特点、演变过程乃至治疗方案。培训中他反复强调,预防是重中之重。为此她提出了关键建议:为服务对象创造一个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等;同时着力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干货满满”的传授如同一场“及时雨”,为福利院的护理工作提升注入了实践动能。

“我们的帮扶时间是有限的,一定要及时发现关注问题短板,并且促进针对性解决。”吴永青说,“苏青银龄行动”为经验丰富、心怀热忱的医者提供了绝佳的援青志愿服务平台。从发现具体病例,到推动体系化预防,再到为当地机构长远发展考量,通过专业层面的一些呼吁,让相关部门以及各方力量都关注并且汇聚起来,这也是江苏专家到来的意义所在。

“第二故乡”情:

用真情携手丈量苏青距离

一个月的志愿服务之行,让吴永青与青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当被问及是否有不舍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有,非常多的不舍。”她表示,西宁市社会福利院里有着300多位特殊的服务对象,很多时候可能无法用语言顺畅交流。“但即便没有说话,也好像有一种无声的语言在挽留我。”她说,这次苏青银龄之行,让他找到了退休后再次发光发热的起点,感受到了一份新的热爱,“这里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在一个寻常的查房早晨,吴永青发现福利院病房中一位患有双眼结膜炎的80多岁老奶奶,正在用手揉搓眼睛。她立刻上前,用最柔和的语气,像叮嘱家人一样,细细告知老人要注意用眼卫生、如何清洁毛巾等生活细节。这番叮嘱后,老人连连颔首,紧握住她的双手。“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一名医生,更像是一个被她信赖的家人。”她把“携手之情”作为自己此行的关键词,是苏青两地的携手,也是心与心的相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