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激活乡土密码,筑牢成长底色
发布日期: 2025-07-25 11:30   来源:交汇点    浏览次数:    字号:【


7月23日,阜宁县民政局联动心途公益服务中心,以沟墩镇为实践场域,开展“阜小宁・童守护”儿童暑期研学活动。此次活动突破传统模式,将红色基因传承、乡土文脉溯源、暑期安全实训深度融合,用沉浸式体验为儿童成长注入“本土力量”,探索基层儿童暑期教育创新路径。

红色寻根:让革命精神“看得见”

在镇史馆红色展厅,孩子们身着红军服,变身“历史解码者”。通过实物触摸、场景复原、故事演绎三重体验,从老物件的斑驳纹理里,读懂本地革命先辈的奋斗轨迹;在复原的战斗场景中,直观感受信仰的力量。“原来英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土地上!”童言稚语里,红色基因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扎根乡土的精神火种,悄然点亮家国情怀。

乡土解码:让文化根系“扎得深”

沿着船码头、景云桥的历史脉络,研学团队打造“行走的乡土课堂”。水乡建筑的砖石、漕运文化的印记、地名背后的传说,化作讲解员口中的“文化密码”。孩子们用脚步丈量古镇,在观察河道肌理、辨识建筑符号中,触摸家乡的“文化年轮”。当古老地名与生活场景呼应,乡土文脉不再是书本里的抽象概念,而是融入血脉的情感联结,厚植“知乡爱乡”的文化自信。

安全筑盾:让守护能力“学得会”

暑期安全实训环节,创新采用“情景模拟+技能实操”模式。防溺水演练中,讲师设置“河边呼救”“溺水救援”等真实场景,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掌握自救互救技巧;心肺复苏教学里,模拟人教具配合“口诀化操作”,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可复制的救命技能。“按压要有力,频率不能乱!”孩子们专注实操的身影,印证着安全守护从“知识传递”到“能力掌握”的转变,为暑期安全筑牢防线。

成长赋能:让教育成果“留下来”

活动尾声,“初心书写角”成为孩子们的“成长自留地”。一笔一画间,既有对革命精神的敬意,也有对家乡文化的新认知,更留存着安全守护的实操记忆。这些手写感悟,串联起“红色传承—乡土认同—安全实践”的教育闭环,让短期研学沉淀为长期成长的养分。

此次研学,以“本土资源活化利用”为核心创新点,打破“说教式”教育藩篱:用红色遗址讲好“本土英雄故事”,让革命传承更具情感共鸣;借古镇脉络解码“家乡文化基因”,让乡土教育回归在地根系;以场景化实训提升“安全守护能力”,让暑期教育兼具温度与实用。当儿童在熟悉的乡土场域中,完成“红色基因传承者”“乡土文化解码者”“安全守护践行者”的角色蜕变,这场研学不仅是一次暑期实践,更是基层探索“本土文化育人”的生动样本,为儿童暑期教育提供了“阜宁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