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日报】“锡心香伴”,守护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 ||
|
||
老年助餐服务是老年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在全市占比超28%的老年人口中,约有98%的老年人选择居家社区养老,面对现实需求,无锡积极回应民生期盼。从探索试点到多板块覆盖,我市开展“锡心香伴”惠老助餐攻坚行动、上线“锡心医养”老年助餐服务电子地图,惠老助餐行动逐渐走向“精细化”“人性化”。做优做实老年助餐服务这一“关键小事”,不仅要让老人“吃得上、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不断提高自我造血、服务的效能,推动助餐服务“全龄友好、普惠优享”,更好地实现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 对老年人而言,吃得上、吃得饱是基础,吃得好、吃得健康才是关键。老年群体数量庞大、需求多元、口味不同,特别是高龄老人,大部分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饮食需要减盐、减糖、减脂,对吃得好、吃得健康有迫切需求。食堂可有针对性地推出定制餐、营养餐、康复餐、特色餐等,提升老年助餐品质。相关部门可合理设置助餐中心点位、丰富菜品样式、培训优秀老年助餐员、保障食品安全、优化配送方式等,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等手段,助力老年人吃得好、吃得香,让老年人的“幸福食光”更加可感可及。 由于老年群体消费能力普遍有限,自身“造血”困难且以老年餐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社区老年食堂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可持续发展”成为一道“必答题”。提升老年食堂抗风险能力,还需通过政企合作、面向社会开放、倡导全龄友好等多种形式,并叠加更多使用场景,实现惠老助餐的可持续发展。食堂可推出优惠的“青年专属”套餐、儿童套餐、减脂轻食餐等,通过错峰就餐时间、提供差异菜品等方式,打造“人人共享”的“全龄友好”食堂。还可在非用餐时段开展文化娱乐、社交互动等活动,推动食堂从单一的就餐功能向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场所转变,在提质升级中走稳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