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银发再生辉,红色宣讲润民心——沛县“凝心铸魂宣传队”公益行动聚民力 | ||
|
||
“1928年,中共沛县第一个党支部就在这里诞生……”八月的沛县,暑气正浓。位于张寨镇的沛县青墩寺小学党史教育基地内,一位精神矍铄、乡音淳厚的老人,正将一段90多年前的革命故事娓娓道来。 这位老人是沛县“凝心铸魂宣传队”的成员王成启。这支由老干部、老党员、退伍老兵组成的“银龄先锋”志愿团队,把党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庭院巷陌,用乡音传党音,让红色基因在基层落地生根。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在沛县张寨镇陈油坊村,一栋普通的二层小楼里,8万余件红色藏品静静陈列。这里是王成启用半生心血打造的“红色记忆展览馆”。 2016年,王成启将女儿家的新房改造成展馆,免费向公众开放。“这些东西放在家里,只有我自己看。摆出来,就能让更多人记住那段历史。” 2018年“沛县红色文化公益联盟”正式注册成立,王成启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他以该公益联盟为基础,挑选精兵良将组建成理论宣讲团队,一支成员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沛县“凝心铸魂宣传队”应运而生。从此,红色宣讲从“一个人的坚守”变成了“一群人的事业”,团队成员轮流在展览馆义务讲解党史3000余场次,累计接待参观者19万人次。 行走课堂润民心 这支团队最让人称赞的是,他们不受时间、场地、人数限制的“行走的课堂”。炎炎夏日浓密的树荫下、农忙时节的田埂上、夜幕下的一盏路灯、庭院里的几张板凳、冬日里的一盆篝火,都是他们的讲台。 团队的老同志们深知,理论、政策宣讲不能高高在上,必须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他们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平台服务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政府关怀“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沛县这支“银龄先锋”志愿团队的影响力还在不断扩大。除了红色宣讲,他们还开展捐资助学、看望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累计资助困境儿童36名、化解邻里矛盾百余起,让红色文化以更鲜活具体、更易于接受的形式走进群众身边。 八月的阳光洒在沛县的田野上,沛县“银龄先锋”志愿团队还在继续“行走”,那些饱含深情诉说的红色故事、惠民政策,正像种子一样,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