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慈善是一群人的力所能及——江苏省苏州市开展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综述
发布日期: 2025-09-12 17:19   来源:中国社会报    浏览次数:    字号:【


9月5日傍晚,江苏省苏州市金鸡湖畔晚风轻拂,圆融时代广场暖意融融。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恰逢苏州市慈善总会成立30周年,也正值第二个“苏州慈善月”,一场以“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慈善宣传活动,正在热闹开展。

非遗手工艺品、文创商品、咖啡饮品、福彩销售、普法宣传、快闪表演、爱心义演、打卡互动……一个个爱心专区吸引了众多市民热情参与。

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处处是“力所能及”的温暖。正如苏州市民政局局长盛乐所说:“慈善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而是一群人的力所能及。”

义卖  “超额支付”为慈善助力

“两个养生槌12元,我扫20元。”王女士把手机支付界面亮给摊主,她表示,“在逛街时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物件,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助力慈善事业。”

不远处,一位市民正在买花。“带来的40盆鲜花刚摆上不久,就被抢购了10盆,大家非常喜欢。”摊主笑着说道。

“这款精致的冰箱贴,我一眼就看中了。更重要的是,我在购物的同时还做了好事,爱心+1!”市民徐小姐说。而在傅女士的摊位上,残疾人孵化基地残障人士制作的精美饰品正被争相挑选。

一家老小来到游戏互动区,玩起了投壶游戏,投中还能获得小礼品。在活动打卡区,不少市民留下自己参与慈善的美丽瞬间。

在这场义卖市集里,这样的“超额支付”并非特例。不少市民特意“取整数”多付款,“以买代捐”为慈善助力。爱心企业和摊主也纷纷让利销售,相较于市场价,义卖品普遍按市场价5折至8.5折售卖。

大家一起做好事。在这里,只要在任意摊位消费,都可以获得一张小红花贴纸,凭贴纸可在花卉摊位兑换一朵真花。

义演  现场音乐会传递向善力量

家住姑苏区的蔡先生和妻子,在家匆匆吃过饭,便乘地铁1号线来到活动现场。除了慈善义卖,更让蔡先生感到惊喜的是,还在活动现场听到了夫妻俩很喜欢的歌曲《最初的梦想》。蔡先生说:“我们从临顿路站上车的,刚入1号口就感到了满满的慈善温度。苏州友善又有爱,生活在这里很暖心。”

据了解,苏州市慈善总会在地铁6号线建设了慈善主题车站及专列,宣传慈善法、慈善人物和慈善工作亮点,营造浓厚氛围。

暮色渐沉,一场《携起手,爱苏州》的快闪表演,点燃了现场热情。由长三角打工者艺术团、苏州残疾人艺术团、高新区新浒学校等带来的爱心义演获得了现场阵阵掌声。灯光、舞美、动人的现场演出,感染了许多市民,还有“慈善点歌”环节可以参与互动。

盛乐表示,现场音乐会、义卖活动让市民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快乐参与、奉献爱心,唤起了社会各界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本次义卖的所有收入,都将用于支持公益慈善事业,主要用在扶危、济困、助残、助学等方面。

全民慈善  慈善长跑里的“众人拾柴”

市集的热闹,只是苏州慈善图景的一角。当天上午,苏州市慈善总会成立30周年会议暨第24届“慈善一日捐”集中捐赠仪式上,29家爱心企业和单位共举牌捐赠3195万元爱心款物,与市集里市民的慈善购物形成了呼应——前者是企业与政府的责任担当,后者是普通人的真挚心意,共同写就“全民慈善”的生动注脚。

这样的“合力”从未间断。成立30年来,苏州市慈善总会聚焦民生关切,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助、社会公益”三大领域,建立慈善需求清单、慈善资源清单和慈善项目清单,开拓互联网慈善募捐、慈善信托等新发展路径,开展慈善药品援助、“助学圆梦”、慈善保险、关爱新就业群体、抗洪救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与急救能力提升、“校园厕纸”、心理疏导等项目,精准对接需求,确保“救”得更精细,“助”得更暖心。截至2024年年底,总会募集款物13.54亿元,支出款物12.42亿元。

记者了解到,在慈善法修改后,苏州出台了《苏州市慈善促进条例》,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苏州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夯实法治根基。苏州市还创立了“苏家善”社区慈善品牌,在全市97个乡镇(街道)、2215个村(社区)全部设立社区慈善基金,引导慈善资金超5亿元,解决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此外,“慈善一日捐”活动已连续开展了23年,成为苏州参与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慈善公益品牌。

据苏州市民政局统计,2024年,苏州市共开展慈善项目2244个,惠及困难群众270万人次。全市目前累计认定“慈善实体”79个、“慈善空间”862个,持续引导慈善组织拓展专业化服务,满足特殊困难群众多层次、个性化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