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政局“三措”并举 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
发布日期: 2021-08-11 09:57   来源:南京市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南京市民政部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并通过视频和微信专题部署,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落实落细各项兜底保障措施,切实发挥好低保、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作用,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一、强化政策落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一是全面摸排,及时将符合现行政策条件的对象纳入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范围,江宁、溧水等区密切关注风险封控地区动态,每天及时梳理风险封控地区特殊困难群众名单,重点加强排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以及社区内疫情感染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家庭生活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坚决防止脱保漏保现象。目前,全市困难群众隔离人数1919人,其中低保对象1355人,分散供养特困对象291人,低保边缘户233人。集中隔离人数34人,其中低保对象23人,分散供养特困对象9人,低保边缘户1人。二是严格执行低保缓退、必要支出扣减、疫情期间动态管理等有关政策规定,与发改、财政等部门紧密联系、积极磋商,视情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三是加强值班值守,畅通各级社会救助机构服务热线,确保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12345临时救助热线”专人负责,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事项做到及时受理、快速响应、处置得力。江宁区针对区情实际,将社会救助热线并入局值班室,确保24小时有人接听及时登记处理疫情期间群众的求助。四是加大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办法等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下的社会救助工作,利用各板块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和发动困难群众主动申请;通过上门巡访等时机,动员组织社区(村)两委工作人员、网格员摸底排查,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及时认定。

二、加大因疫致困人员临时救助力度

一是依托“走访+信访+数据访”,加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加强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密切关注低保、特困、低保边缘等困难群体近况,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二是对因突发疫情导致基本生活陷入暂时性困境的人员及其家庭,通过发放临时救助金、口罩、消毒液等多种形式实施救助,帮助救助对象做好疫情防控。对于情况紧急的,开展小额先行救助,简化审核确认流程,提高救助时效;对于重大生活困难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提升救助水平。三是对于因感染患病、居家隔离、停产停业、因疫滞留而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外地人口,由急难发生地街镇、区级民政部门直接实施救助。目前,累计走访摸排困难群众4.83万人,因疫开展临时救助687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和物资共计160余万元(包括为1名安徽籍因疫滞留人员提供临时救助金2000元)。

三、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每日巡访

一方面将散居特困人员作为重中之重,组织街镇、社区(村)迅速开展全面摸底排查,督促照料服务人认真落实照料服务责任,密切关注服务对象身体状况、生活状况,协助做好服务对象防暑降温、体温检测、清洁卫生、居所通风等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平日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另一方面专门建立每日巡访制度,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分散供养特困所急所需,为其排忧解难。目前,全市在册分散特困供养人员9256人,全部签订四方协议并严格执行。

各板块积极主动作为,强化“物资+服务”保障,让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等困难群体更安心、暖心。栖霞、浦口等区及时安排核酸检测人员入户为失能半失能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发放口罩、洗手液等防疫物资以及米油、牛奶等爱心礼包,为有需要的分散供养人员提供代购、送餐、打扫卫生、测量血压血糖服务。江宁区民政部门积极开展“互联网+”救助,携手辖区内社会组织组建困难群众帮扶小组群、特困老人回访沟通群等微信群,及时响应、精准帮扶困难群体生活诉求,持续做好随访巡访、代办代买、走访慰问等服务;高淳区民政局成立失能半失能老弱病残人员工作专班,根据每日镇街报送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秦淮、栖霞等区分管领导带队下沉一线,检查村居工作开展情况,看望散居特困供养的老人们。

下一步,南京市民政局将继续围绕上级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当好困难群众的“守护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