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汇聚向善力量,助力共同富裕——江宁区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写在前面
发布日期: 2022-11-25 10:16   来源:南京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造福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

日前,在我市开展的“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为主题的“99公益日”网络募捐活动中,江宁区慈善总会的善款募捐金额超过200万元,在全市各区中名列第一。

更加可喜的是,今年9月,江宁区慈善总会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组织称号,这是我省公益慈善领域最高奖。

爱如山,善如水。这些年,江宁区慈善总会通过汇聚慈善力量,有效助力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为促进共同富裕注入新活力,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善在江宁

汇聚爱心力量,完善慈善组织网络

“人们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可是我们做慈善的还真的要多回味过去,常念叨那些好人好事!”这是2022年江宁区慈善总会换届后新当选的会长孔令才的开场语。

崇尚善举,是江宁人与生俱来的秉性与情怀。2002年9月,江宁区慈善总会成立。20年来,江宁区的好人好事,慈心善意不胜枚举,成绩有目共睹。像该总会“大手牵小手”分会由1100多名爱心人士自发组成,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业主。6年来,他们已募集超过850万元爱心捐款,其中爱心人士一对一帮助230名困难学子圆了上学梦。

成立20年来,江宁区慈善总会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该慈善总会理事会由138名理事、1名会长、17名副会长组成,包括区内10个街道和有关单位等26个分会,分会下设201个社区慈善工作站。

“我区已形成覆盖区、街道、社区三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慈善组织网络。”孔令才介绍。

谈及江宁慈善总会今后的发展,孔令才表示,该慈善总会将坚持党对慈善工作的领导,汇聚爱心力量,助推共同富裕,精心实施项目,把落脚点放在服务困难群众上。依法兴善、依法行善,弘扬慈善文化。把慈善工作放到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提升文明程度等区域新发展大局中进行新考量。

“聚”善在江宁

多措并举凝善意,春风化雨润无声

江宁区慈善总会副会长蔡正英介绍,该区慈善总会已实现年均慈善募捐总额价值超过4000万元。其中10个街道、6个开发园区、5个直属企业,是募捐的基本盘,每年贡献2200万元左右的善款收入,“我们将珍视每一份爱心善意”。

据悉,江宁区慈善总会在募捐机制上,不断巩固板块捐赠、“慈善一日捐”、“99公益项目捐”、冠名基金定向捐、网络日常捐等五大阵地。依托“慈善一日捐”“街道、园区直属企业组织捐”“举牌认捐”“企业劝募”“99公益日”“互联网+慈善超市”等活动,充分挖掘社会慈善资源、汇聚爱心力量,创新慈善募捐机制。目前,已经设立6支冠名基金,资金总规模超过1000余万元。

今年,江宁区慈善总会又启动了“两会战略合作计划”,即中小企业协会+慈善总会的合作机制。经过资源协调、整合,动员13家企业分会将善款收入共同设立助学基金。除了涓涓细流的润物细无声,作为区域内慈善组织的领头羊,江宁区慈善总会积蓄了“集中爱心力量形成强大爱心势能”。

说起江宁慈善基金的运作,蔡正英谈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稳定性,留本用息,只增不减;融合性,和各类救助融为一体;精准性,依托社区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及时性,满足“个性化需求”,建立呼应机制,打造“接地气”的效果。下一步发展慈善基金:在规模上做增量,不仅扩容,还要扩面;在规范上做文章,制定完善的冠名基金管理办法;在融合上做拓展,加强与社会组织合作,联合商会、中小企业协会,联手做慈善,形成互补效应,凝聚行善合力。

“行”善在江宁

精准救助强保障,雪中送炭及时雨

“大爱无疆,做善事定要有章法”。这是江宁区慈善总会副会长詹明杰谈到的行善体会。

在广泛开展扶贫济困的同时,江宁区慈善总会充分结合区域民生保障事业的实际,依据《慈善法》法律法规,确定了“三定”的工作机制,即:锁定重点对象(全区低保、边缘户1万人左右),2021年收益人数达到1.77万人次;锚定救助环节(重病、重残、突发性事件,在最需要的时候,精准的雪中送炭);稳定实施举措,围绕六助实施项目,与民政部门保持有效衔接,量入为出谋划预算)。建立“总会—分会—社区工作站”的三级联动机制作为组织保障,慈善组织实现了社区全覆盖。

2018年,江宁区慈善总会设立了“互联网+慈善超市”公益创投项目,通过互联网平台,构建点对点、面对面的精准慈善捐赠模式。该项目自2018年11月正式运营,首月精准救助达到3888起,是同一时期全市同等规模的传统慈善超市捐助业务量的百倍。项目运营至今,爱心捐赠人数累计达到19760人,受助对象累计达到18316人。2020年6月,该项目入围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评选,同年8月,荣获第五届“江苏慈善奖”。江宁区的“互联网+慈善超市”给传统慈善超市的赋能提供了新思路。

“耕”善在江宁

文化向下扎根,精神得到升华

慈善文化的传播,凝聚起江宁慈善事业巨大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慈善文化进校园”“慈善六进社区”“慈善文化进企业”等“三进”是江宁区慈善总会传播、普及慈善文化的探索和实践。从本质上讲,就是“让慈善就在您身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普及慈善文化,从娃娃抓起”。2018年10月,“慈善文化进校园”在文靖东路小学试点启动,走进“善中”门,学做“善中”人,东善桥初级中学用“育人善为先”的教育理念打造了慈善文化进校园的鲜活范本。

泥塘社区打造慈善网格,依托慈善之家,开展“慈善对对碰”一对一结对帮扶,建立起“一带六善,多方助力”的社区慈善生活圈。淳化街道科苑社区涵养“里仁为美,以善相成”的社区慈善精神,推进“智慧慈善”建设,打造“科梦汇”社区慈善微体验空间,以“汇聚公益力量,筑就梦想家园”为主题,建设慈善超市。禄口街道彭福社区倡导“人人心中有慈善,慈善爱人为人人”,涌现了一批热心慈善的“彭福榜样”,为社区慈善工作站建设注入了宝贵的精神内涵。横溪街道官长社区,设立“慈善文化广场”项目,内容涵盖阵地打造、队伍建设、基金设立、广场活动、慈善人物等。每一个生动的社区案例背后,都是慈善文化进社区、慈善项目进社区、慈善平台进社区、慈善义工进社区、慈善募捐进社区、慈善救助进社区的具体实践成果,向下扎根,成为江宁慈善向上攀登的强大引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20年的积淀,江宁慈善的爱,如江宁的山,稳健、深沉;20年的接力,江宁慈善的情,如江宁的水,不息、温润。

江宁不仅有山、有水,江宁更有爱、有善! 

用心守望,向善生长

——东善桥中学善文化掠影

走近江宁东善桥中学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的创意“桥”型大门,大门左上角的校徽取自校名中的善字,由善字变形而成,也像一本翻开的书、一张慈善微笑的脸、一个表示胜利的比“V”的手势。顺着学校的至善大道前行,师生每天要经过“知善”、“行善”、“乐善”、“至善”四道景墙。“知善”“行善”“乐善”“至善”既是以“善”育人的四重目标,也是学校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教学楼的主入口镶嵌着“育人善为先”五个鎏金大字。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善育文化以“善”为核心,确立了“存善心、有善念、行善举、做善事、成善人、扬善学”的善育理念,着力打造“七年级知善明善、八年级向善行善、九年级能善乐善”的三年育人目标。同时确立了“课程在‘善’之中”的校本课程总规划,编写了三个年级的《善文育善》校本教材。

课堂是文化育人的主阵地,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善”文化,用“德”浸润学生,用“善”涵养学生,塑造学生“若水”品质。为了丰富“以善育人”的课堂,学校开展不同形式的善育主题周活动:我把“善”来诵,我把“善”来书,听我讲“善”故事、善言善语书法作品展、爱心捐赠、“知善明善”主题班会评比、“知善明善”班级文化墙评比,师生同台,寓教于乐,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绽放青春活力。为了更好地将“善”文化落实到同学们的一言一行中,学校在各班级设立“慈善银行”。“慈善银行”以积分的形式,把学生的各种表现,记入银行德育卡,根据积分的多少评比学生的德育表现。学生把做过的好人好事记到“存折”上,由“储蓄员”计分并记录。通俗地说,就是把学生所获得的积分在“慈善银行”里存起来,学生违反了班级班规,则需要在“慈善银行”中支取积分。班级每个月会根据“慈善银行”的存取情况,评选一次“大富翁”,获得“大富翁”称号的同学,将会得到相应的小奖品。

自“慈善银行”开行以来,同学们的表现有了很大的转变,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发课堂之“善”积分卡;课间文明相处,不追不闹的发课间之“善”积分卡;作业认真,字迹工整的发善待作业积分卡;见到老师,主动问候发善待老师的积分卡……每月一次的“大富翁”评选成了同学们心里最期待、最开心的时刻!

每周五下午学校都会开展“善行家园”活动,学校组织师生走出校门,清扫街道、清运垃圾;“重阳节”组织学生代表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梳头、洗脸、整理房间;“植树节”组织志愿者开展“我为东善添抹绿”植树活动,“扶贫日”“助残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世界环境日”开展“保护环境、善待小动物”社会调查,形成报告,撰写反思。

江宁慈善

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三进”活动

慈善进校园

2018年,江宁区慈善总会联合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正式启动“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三年时间里,这项活动蓬勃兴起,至2020年10月,江宁区共有12家学校挂牌“中小学校园慈善文化建设示范教育基地”,其中,江宁区东善桥初级中学和南京市东山小学两所学校成为先进典型。

五年来,该区慈善总会捐赠给学校慈善读本39100本、慈善款项121.22万元,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慈善讲座、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等校园慈善主题活动,推动慈善教育与“德育教育、爱心帮扶、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相结合,增强中小学生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慈善进社区

2020年11月,江宁区政府印发了《江宁区慈善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围绕慈善文化、慈善项目、慈善平台、慈善义工(志愿者)、慈善募捐、慈善救助“六进”社区标准,从促进“慈善进社区”活动的常态化、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慈善进社区”活动实效性三个方面明确了工作指导意见。

江宁区慈善总会以东山街道泥塘社区为引领,逐步推开“慈善进社区”活动,实现 “六进”社区,打造慈善事业发展的“江宁品牌”和“江宁经验”。泥塘社区立足于打造“乐善社区”,以“党建引领扬善、党员带头行善、居民主动积善、社会参与助善、搭建平台传善、人心凝聚向善”的“一带六善,多方助力”的工作模式以及慈善爱心超市、春泥义工服务队、爱心对对碰等,通过摸排特殊困难群众求助需求、义工结对帮扶、爱心积分兑换物资、慈善义卖捐赠等形式,为居民小区困难家庭进行精准救助。三年里,泥塘社区累计募集资金30余万元,救助社区困难居民200人。

慈善进企业

2022年1月起,江宁区慈善总会积极开展“慈善进企业”活动,围绕社会关注度高的贫困大病患者、困境儿童、贫困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精心设置一批富有特色的慈善项目,加强宣传推介和劝募工作力度,吸引更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设立冠名基金,开展定点定向救助。4月,江宁区慈善总会和南京市中小企业协会进行座谈交流,希望总会、协会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携手为公益慈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5月,南京市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南京甘汁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铁华在该慈善总会设立了50万元的冠名定向助学基金,专项资助江宁区贫困大学生。6月,江宁区慈善总会复刊了《江宁慈善》工作报,第一时间向全区800家规上企业发放报纸,让慈善宣传走进企业,让企业了解慈善、关注慈善,从而参与慈善。

目前,“慈善进企业”正在江宁区逐步推开,江宁区慈善总会将积极与企业常联系、多接触、勤走访,建立“朋友关系”“伙伴关系”,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使慈善理念与企业社会责任相结合,使慈善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使慈善成为企业的自觉自发行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