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启动精准救助提升年行动 | ||
|
||
一是信息核对,及时动态调整防“错保”。对全量在保对象进行省、市两级信息复核,重点是梳理近年来多次反馈存疑信息未清退或未调整的对象,各地根据复核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实现历史遗留问题清零;对于国家审计署反馈的问题进一步核实,做到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二是主动发现,全面落实政策防“漏保”。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建立群防群助工作网络。在政府或民政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全面公开、定期更新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及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开展专项排查,及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按规定纳入救助范围,对不符合低保或特困供养条件但生活确有困难的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三是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促“精保”。举办社会救助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对低保实施细则、特困人员认定政策、金民工程信息系统、核对信息系统进行解读培训,提升基层经办人员能力水平;开展社会救助宣传月活动,编印社会救助政策一本通,通过镇江发布、镇江民政等微信公众号、部门网站发布;推广社会救助“掌上办”“指尖办”,拓宽社会救助申请渠道;完善核对系统,优化核对流程,扩大核对项目,提高核对效率,为精准救助提供信息化支撑。 四是监督检查,健全长效机制促“优保”。通过统计监测、实地督查、下发通报、量化考核等多种方式,形成压力逐级传导、跟踪督促推进的工作常态。对社会救助领域来电、来信、来访事项,未及时妥善办结的重复信访事项和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信访事项进行督查;对于近年来有疑点数据反馈不及时处理导致“错保”的,依法依规处理,健全完善精准救助长效机制。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