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养老+ 加法怎么做——记者探访撬动银发经济的“那些事儿” | ||
|
||
银发经济,又叫老年经济、老年产业,主要是指与老年群体相关的经济,包括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用、医、学、乐等各方面的消费。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银发经济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之一。 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098亿人,占总人口的14.9%。 老年群体有什么实际需求?银发经济带动了哪些商业模式?来看记者的实地走访调查。 养老服务机构受青睐 乘坐电梯下楼,再穿过被植被环绕的走廊,11月20日中午,刘文奇和老伴像往常一样,准点来到了食堂。黄豆芽、豆腐、土豆、菠菜、生菜……近10种素菜让人眼花缭乱,肉类有牛肉、鸡肉、鱼肉等数种,主食和汤品也不止一样。 这是位于泉山区的九如城泉山颐养中心,一家多元化养老综合体。“我今年73岁,老伴74岁,在这里已经住了3年多,是孩子给找的,我们很喜欢这里,吃、住、玩都很好。”作为集康、研、养、教、旅于一体的养老机构,刘文奇对这里的评价很高,“我们下午还要去上课呢,这里有写字、画画、唱歌、跳舞,还有手工课,还能品茶读诗词,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特别喜欢。” “退休了没什么事做,生活节奏很慢,也很无聊。”刘文奇说,自己是主动跟孩子提出要去养老机构的,“我也是在了解之后,甚至是亲身体验之后,才发现如今的养老院早就不是过去的偏见印象了。这里服务好,有问题工作人员也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 随着群众物质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银发经济也逐渐蓬勃发展。记者了解到,“九如城泉山颐养中心”的服务价格不菲,但作为连锁品牌,仅其一家品牌在徐州就拥有11家布局。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中国养老企业数量共有367083家,其中有三个省份企业数量突破30000家。江苏省养老企业数量在各省份中排名第一,共有36128家。 医疗护理项目热度高 “如果不是自己买,真的不知道护理设备已经发展得如此全面了。”王蕾的母亲近日因身体不适住院,她便网购了一些日常所需的物品,“比如起身辅助器,这是纯电动的,对于力气有限的人来说非常方便,对老人也更安全。” 记者在网购平台上输入智能、护理、老人等关键字进行搜索,发现电动智能护理设备销量可观,有移位椅、坐便椅、轮椅床两用护理床等,其价格在500元至2000元不等。除了智能设备,售卖护理好物的店家也不少,如洗头盆、料理机、易穿脱衣物等。对银发群体而言,健康消费已成为其最主要的消费项目。 “现在老年人越来越重视体检,也开始注重疾病预防。”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巩尊科表示,一方面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整体的健康理念得到了更深入的渗透与普及,体检等预防型健康消费持续增加,“比起以前,如今更多的人会进行定期体检,也有不少人在单位的体检之外,还会额外增加体检项目。” 科技进步和营销手段的加持让保健品行业同样未来可期。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达2989亿元,同比增长10.4%,2027年有望达到4237亿元。 文娱社交产业正火爆 据国家卫健委测算,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与此同时,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在社交娱乐、精神文化、终身学习、健康管理、金融服务等方面有需求的老年群体数量不断增多。 健康、有钱、爱玩,你以为这还是年轻人的专属名词?当下的流行趋势或许会让你大跌眼镜。 “打卡咖啡”“爱喝可乐”“来一套多巴胺穿搭”……在小红书社交平台上,各种有趣的爷爷、奶奶账号层出不穷,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穿搭、晒出生活,还勇于尝试各种最流行的风格,积极与粉丝互动,满足粉丝想看的各种内容。老人与新风,传统与潮流,比起年轻人,他们不失活力,反而更有种成熟稳重的气质。 近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预计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或将达到406907亿元,占GDP的比重攀升至12.2%,有望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庞大的中老年人群体为巨大的中老年消费市场奠定了基础。在此背景下,银发经济赛道势必成为新的风口,对于他们来说,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同样重要。”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张义博士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互联网的发展,当代老年群体也在不断重塑消费价值观。可以预见的是,老年群体消费市场将是未来诸多企业的必争之地,也是拉动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未来,各种“养老+”模式和产业将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