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创新“四链四力”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织密为民服务网
发布日期: 2023-09-20 14:25   来源:中国社会报    浏览次数:    字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民政局紧扣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创新“四链四力”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即“建强人才链提能力、建优服务链增效力、建特色数字链挖潜力、建好联动链聚合力”,织密为民服务网,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幸福就在身边。

建强人才链,提高专业能力

通过“借力+培育+引导”的策略,加快培育人才。为了培育社工人才,提升社工服务专业能力和水平,邗江区民政局通过与扬州大学、MSW教育中心合作,在区级层面成立了具有“链督培研宣”一体化功能的社工总站,通过“督导+培训”的方式,助力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前辅导云课堂培训项目、社工师职业道德水平提升培育项目等,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社工免费培训1万人次以上,培养本土中高级社工师27名、社工督导人才3名;出台社工人才津(补)贴制度,对村(居)“两委”班子成员中持证社工进行分档补助,引导并激励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考证,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

实施“政府+学校+机构”合作模式,优化人才配置。邗江区在社工人才配备上采用“1+1+1+X”的模式,即每个乡镇(街道)社工站配备1名站长,由该乡镇(街道)社会事业局局长兼任;1名副站长,由承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人担任;1名顾问,由高校社工专业教师兼任;X名驻站社工(包括1名社工专业研究生)。在人才配备上注重“传帮带”“理论与实务相长”,发挥各类人才的专业优势,常态化开展儿童福利、社会救助等服务。

采取“制度+组织+项目”的方式,吸引留住人才。邗江区从完善制度入手吸引社工人才,将社工人才纳入江苏省领军人才评选范围,从经济上对社工人才进行奖补;为使社工人才有用武之地,在区和乡镇(街道)分别成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社会组织服务站,为社会组织提供场所免费入驻,并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纳入区、乡镇(街道)财政预算,建立长效化投入机制。此外,区民政局还邀请专家指导社会工作者申报省、市各级各类项目,用项目留住人才。通过行政手段引导社工嵌入民政服务领域,推动社工行业持续发展,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建优服务链,增强服务效力

试行“必选项+自选项”,提升服务质效。邗江区各社工站将民政服务对象作为“必选项”,各社工站均需为片区内的民政服务对象提供基础服务。自各社工站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建立困境儿童档案381人,并开展精准赔偿和实地服务以及个案工作;为2535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16692人享受“尊老金”待遇;全区开展各类课程400余场,开展“文明家风、科学家教”亲子大讲堂活动30余场。鼓励各社工机构根据自身服务范围与特长,结合当地文化与资源,各自开展“自选项”,提供延展服务,如蒋王街道社工站以儿童安全教育为亮点,杨庙镇社工站以古琴文化为品牌。

创新“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推进服务下沉。区民政局不断创新“物质+服务”救助模式,以杨寿镇为试点,采取“一户一策”的方式,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量身进行适老化改造,免费安装扶手、提供护理床等;开展“精准接续”上门服务,为60周岁以上经济困难的失能及半失能老人提供延伸服务,聚焦专业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制定服务清单,把精准化服务送上门;在儿童关爱服务方面,积极实施“最低生活质量家庭关爱”项目。2022年结合疫情实际,新增了“因疫返贫”关爱内容,为受疫情影响生活困难的家庭设立专项关爱基金;开展“大手牵小手、爱心暖童心”结对帮扶行动,帮助全区56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寻找爱心企业、爱心妈妈和爱心志愿者,进行“一对一”结对。

建特色数字链,挖掘服务潜力

搭建“一档+三图”信息服务数字系统。“一档”指服务对象的档案,“三图”指服务对象家庭系统图、服务对象信息系统地图、社区资源电子地图。

邗江区各社工站借助区民政局集约化信息系统和民政大数据中心,在已收集的381名困境儿童服务对象花名册的基础上,快速整合信息,对照服务对象信息上门摸清情况,按照“监护、生理、行为”三种风险、“红黄蓝绿”四个等级划分管理服务需求,丰富完善服务对象信息,做到“一人一档”。

借助绘制家谱的软件,社工可高效绘制家庭系统图,直观反映服务对象家庭历史等重要家庭事件、家庭成员间沟通等重要信息,分析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制订服务计划,提高帮扶的针对性。

社工利用服务对象信息系统地图,将地图上服务对象的具体位置链接至该地址对应的个人信息库档案,并用不同颜色标识出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通过服务对象信息系统地图,社工能直观地看到所负责片区有哪些服务对象,只需点击一下就能筛查出服务对象的“画像”,为其实时提供帮扶。

各社工站应用社区资源电子地图,深入走访社区,进行社区资源的盘活和挖掘,整合社区资源,涵盖“人文地产景”,作为服务居民的资源支撑,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

创建社会工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邗江区优化任务流转过程管理,进一步推动大数据技术运用与民政工作深度融合,打造集养老服务、社会救助、未成年人保护等于一体的民政大数据中心;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整理等手段,探索构建“收集、整理、分析、应用”的民政数据运作模式,依托网格员、楼栋长等基层自治队伍人员力量,研发了集多主体共享共用的信息系统,聚焦任务流转管理,采用“网格发现需求—联动平台派单—指导中心处理—社工机构服务”的模式,实现从需求到服务全流程线上流转。

建好联动链,凝聚整体合力

区民政局坚持党建引领,主动对接组织部门,设立红色公益创投项目,领航赋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2020年以来,累计实施红色项目32个、注入资金65万元。此外,还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整合多元力量、畅通工作机制三项举措,将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社工总站、未保中心纳入一体化建设,打造区级社会治理创享中心,在布局上既细化功能分区又注重服务融合,通过“多站合一”的方式,推动各平台之间资源互通、信息互联、服务互促。

邗江区依托专业社会组织运营社会工作服务站,构建“微服务”托起“大民生”的载体;社会工作者参与开展各项民政服务,利用“小力量”的支撑作用作出“大贡献”。各方齐发力,联动增活力,既凸显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又能以专业化、多元化、精细化的服务提升治理效能。

邗江区各社工站组织社工以活动为纽带,促进与各种社会资源的联动和整合,激发其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的活力;充分调动基层力量参与活动,发挥社区志愿者骨干、社区社会组织等力量的优势,激活社区内生动力,通过创新“五社联动”机制,积极建立乡镇(街道)层面的社会资源和服务联动机制,为社区服务提供充足的内在和外在资源;在社区治理的基础上,驻站社工发挥资源统筹和专业指导作用,充分激发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力并调动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开展“睦邻友好”社区营造行动,探索“睦邻友好社区”的营造思路,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