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组团队 抓服务 搭平台 建机制——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全力推进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 | ||
|
||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高度重视婚俗改革工作,着眼组团队、抓服务、搭平台、建机制,打造以“温馨虹桥”为品牌的婚姻家庭辅导项目,搭建婚姻服务创新综合平台,破除婚俗陋习,倡导婚事新办、简办。 多渠道组建团队,打造婚姻家庭服务品牌 清江浦区成立以分管区长任组长的婚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 清江浦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募热心公益事业、善于沟通调解的律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专业人才,组成专业团队,推进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统筹管理、协调推进、实时指导,打造“温馨虹桥”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品牌,提供高效、专业、便捷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有效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 多方位贴心服务,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 清江浦区从婚姻前、中、后三个阶段入手,开展全方位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弘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共担、互敬互爱的婚姻理念。区民政局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展社区婚姻家庭知识宣讲6场、走进学校开授家庭教育课堂4场、组织培训12次。 “婚前”教育倡导文明婚恋。清江浦区婚姻登记处将婚前服务作为婚俗改革的重中之重,强化教育的预防性作用,结合个案辅导、知识讲授、案例讨论和团体分享等活动,开展婚恋心理、家庭道德、家风家教、家庭文化、婚姻法律法规等知识宣讲,倡导文明婚恋观念,树立健康婚姻观。 “婚中”调解护航家庭和谐。清江浦区通过登记倾听、判断分流、调解疏导、教育引导、建立档案、回访追踪等六步开展婚姻家庭关系辅导、离婚疏导服务,充分保护个人隐私,梳理和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帮助夫妻双方调适心理,平复情绪,激发感情恢复动力,培育和谐婚姻家庭理念。今年年初,清江浦区成立了婚姻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婚姻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站,与政法委、妇联、法院、公安等部门积极协作,加强联动,整合资源,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结合区委区政府“诉前调解”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离婚冷静期”作用,安排专业调解员对拟起诉离婚的夫妻进行调解,减少冲动型离婚,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后期”辅导扫除离婚阴霾。一些人在离婚后会出现抑郁、悲伤、自我封闭等情况。清江浦区工作人员在婚姻疏导及办证过程中将这类群体作为关注重点,提供个性化辅导服务,助他们疏解情绪,走出离婚阴影,重拾生活信心。 多维度搭建平台,弘扬新时代好家风 清江浦区搭建婚前辅导室、婚姻家庭咨询室、离婚疏导室和社区、高校“温馨虹桥”服务站“三室两站”服务平台,联动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多方合作推动婚俗改革,走进家庭、社区、村庄、企业,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宣传、集体婚礼、婚姻情感辅导等服务,构建宣传、引导、疏导、发展多功能服务体系。 清江浦区黄码镇甘露村在村史馆内设立婚俗文化宣传区,通过不同年代的婚俗文化藏品、模型、照片展示,再现了古典、朴素的婚庆礼仪,彰显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该区还举办“缘定清江浦 携手向未来”新风尚集体婚礼,倡导婚礼简约不简单、简办不减爱,培树文明新风尚。此外,对区婚姻登记处进行升级改造,以完善的硬件设施、贴心的便民服务为群众带来良好的婚姻登记体验。 多层面健全机制,构建婚俗改革新格局 区民政局联合各乡镇(街道)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完善移风易俗相关规定,并在所有行政村(社区)设立移风易俗事务公示栏、移风易俗“红黑榜”,定期发布。引导党员干部签订喜庆事宜承诺书,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同时,在婚姻登记窗口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和《“婚事新办、相爱永远”承诺书》,引导公众认同新观念并形成行动自觉。 当前,清江浦区正以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主推、部门联动、社会组织参与、群众积极响应的婚俗改革新格局。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