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新闻】新春走基层│江苏南京:社区食堂里的老年幸福时光 | ||
|
||
“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来就餐,注册后就可享受8.5折的优惠。”1月26日,南京一家社区食堂推出了这样的助老“福利”。 作为南京市建邺区新增的社区银发助餐点,江湾社区食堂尝试由社会餐饮企业“坤晨生鲜”为老人提供一日三餐的银发助餐服务。这家餐厅是如何运行的?有哪些助老亮点?在当天的社区食堂暨银发助餐点揭牌仪式上,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江湾社区食堂位于建邺区双闸街道白龙江西街60号云座·江湾一楼,约有300平方米。记者看到,该社区食堂在门头显著位置打上了“银发助餐点”,餐厅内大屏滚动播放着“建”证幸福、“邺”养天年等养老字样,并张贴了醒目的就餐导视标识、灯箱,加上随处可见的温馨提示,打造了一个贴心的老年人专属就餐区。 “我们对原有的餐厅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划出了一块老年人就餐区域,换上了适合老年人的靠背座椅,地面做了防滑处理。改造后,可同时容纳百余名老年人就餐。” 江湾社区食堂负责人夏经理告诉记者,该助餐点将后场操作的视频全部接入大厅的显示屏,就餐的老年人可以360°无死角查看后场操作情况,环境是否卫生、操作是否规范,一看便知。 上午10时50分,已有不少老人在排队等候就餐。当天,助餐点提供梅干菜烧肉、三鲜蟹黄鱼圆、西红柿炒鸡蛋、雪菜滚豆腐等20多个荤素菜。 “子女都上班去了,家里就剩我们两个人,买菜、烧饭太费劲。有了这个助老餐厅,好吃还方便、卫生,分量大又便宜。”家住江湾城小区的陈奶奶说。 今年74岁的陈奶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今天选了红烧肉、青椒干子肉丝,还有鸡蛋汤,以往需要20多元,今天只要17元多一点,若老伴在的话,一顿就能节省6元。等他们到了75岁,还能享受更多助餐补贴。 记者了解到,这个社区食堂已通过考核,成为南京开展养老助餐服务的社会餐厅。按照最新政策,政府养老扶助对象,每天用餐补贴标准5元封顶;其中失能老人选择上门送餐服务,同时给予送餐补贴,标准为每餐3 元;非政府养老扶助对象的7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天用餐补贴标准2.5元封顶;鼓励市场化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用餐补贴标准在上述基础上增加1元/天。 “这个钱在老人就餐时是直接减免的,实吃实减,相应的补贴钱数按约定时间发给店家。” 夏经理表示,养老助餐这块没有多少利润,收支也就基本能维持平衡。 记者注意到,老人们在这个银发助餐点采用的是“刷脸”购餐方式, 只要将点好的餐食放在结算台上,就可以自动算出价格,符合用餐补贴的老人,屏幕则会显示相应减免金额。 “这套智能结算系统与南京市民卡结算中心联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在结算时可以自动减免政府补贴的费用。” 社区食堂工作人员介绍,这避免了同一就餐时间段的重复消费补贴,确保财政资金的精准投放、人头助餐补贴真正用于老年人。 除提供一日三餐堂食,该助餐点对于空巢、独居、残疾、重病等老人还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方圆2公里内的老年人,通过建邺区养老服务智能点餐小程序手机下单后,热饭热菜就可以送到家中。 “这里不仅是服务老人一日三餐的银发助餐点,也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三餐的社区食堂,同时在用餐的空暇还为老人提供免费的棋、牌、茶叙等休闲娱乐活动。” 江湾社区党委书记董文斌说。 服务多样化,让养老更精彩。 据悉,结合民政养老服务顾问,江湾社区食堂全市首次在助餐点设立了智慧银发顾问站,开发上线了养老服务顾问系统,通过触屏互动,让老年人了解包括助餐服务在内的更多养老服务讯息和社区养老活动安排,还专门开发了养老服务商城,为老年人提供多方位、高品质的养老产品、养老服务资源及养老服务项目,让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触手可及、更加丰富多彩。 建邺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坤晨生鲜加入社区银发助餐点是该区民政局协同双闸街道“四下基层”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政府助力银发经济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该区将继续结合老年人的需求变化,积极链接、调度、培育社会企业,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为老服务,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