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日报】“养老”变“享老” 幸福有依靠 | ||
|
||
“今年的桂花开得晚,往年早就开了。”“一簇一簇的,好香啊。”10月19日上午,在常州经开区横林净慧养老院,护工田凤秋组织老人们在门口的院子里赏秋,老人们对着镜头笑得灿烂。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的成色与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近年来,常州经开区各养老机构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从“有”到“优”,持续优化环境氛围,更新设施设备,实现从基础性“老有所养”到高品质“老有颐养”的转型升级。重阳节前后,记者走访常州经开区多家养老机构,体验专业标准又温暖细腻的养老服务。 设施保障 环境温馨 常州经开区社会福利中心于今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毗邻圩墩公园。走进这里,社工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康复大厅、餐厅等功能分区一应俱全。 “我们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及三人间,每个房间均有阳台和独立卫生间,房间内配备高级电动护理床、液晶彩电、空调、饮水机、无线呼叫及护理软件系统等设施。”院长晋新红表示,社会福利中心配备中央监护系统、非接触生理指标检测仪等智能化服务设备,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安全监管系统全覆盖,打造了一张公园式养老服务“新名片”。 横林净慧养老院位于横林镇赵家路,多功能服务大厅、康复室、高尔夫室等不同活动空间让每位老年人都能找到感兴趣的娱乐项目。“我们的高尔夫室很受欢迎,通过屏幕外击球与屏幕内击球的运动路线模拟,配合相应音效,让老年人动起来。几乎每天下午这里都爆满。”院长张育平告诉记者,每位老人居住的房间都进行了适老化设计,卫生间安装了紧急呼叫系统和多个照明灯源,配备防滑地砖及扶手、智能马桶、淋浴椅等设施,确保老人们如厕与洗浴时安全无忧,也防止他们起夜摔倒。床铺与扶手椅可调节高度,满足不同身体状况老人的需求。 丰富多元 活动暖心 “抽血了吗?抽完血的话去那边做心电图。”“她的血压已经降下来了,可以不用吃降压药了。”10月11日上午,常州经开区社会福利中心联合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为居住在此的67位老人举办“重阳佳节 敬老情深”体检活动。 “我们今天安排了抽血化验、内外科问诊、肿瘤筛查等全面体检,更好地把握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晋新红介绍。不久前的中秋跟国庆佳节,社会福利中心还组织工作人员与老人们共同排练演出,唱歌、手势舞、朗诵等不同类型的节目让每一位老人都参与其中。 每天上午9点,横林净慧养老院的老人们在田凤秋的带领下,开始了一天的活动。“我们每天早上会带他们运动一下,采用手指操、经络操等节奏欢快、情绪饱满的运动方式,来增强老人们的互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田凤秋告诉记者,下午她经常会组织老人们进行观影、填色、剪纸等活动,养老院每个月还会为当月过生日的老人举办生日会。“买蛋糕、戴生日帽、吹蜡烛许愿,老人们一起唱生日快乐歌,还会收到工作人员准备的小礼物,很有仪式感。” 无微不至 服务舒心 10月9日中午,记者来到横山桥净慧养老院,朱官复与李玲娣老两口正在房间里吃饭。“护理员刚刚把饭菜送过来,今天的大荤是面筋塞肉。每天的菜品都不重样,味道比较清淡,很符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朱官复告诉记者,除了在一日三餐上下功夫,养老院的医疗保障服务更是让他们倍感安心。老两口都患有高血压,需要服用药物控制。“医护人员每天早上8点开始查房,询问我们的身体情况,提醒我们记得吃药。”李玲娣表示,如果一些老年人对自己所服用的药品种类、剂量概念模糊,医护人员还会提前将药配好,放在小盒子里,对应时间送到老人手中并监督其服用。除此之外,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有类似头疼脑热、腹泻或感冒等小毛病,只需要按一下床头铃,专业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赶来。 在常州经开区社会福利中心,每天上午康复治疗师邓欣连都会给老人们做康复训练。“通过量化指标,评估他们的肌力、肌张力、平衡功能之后,进行对应的康复治疗。”邓欣连表示,通过肌肉刺激、肌力训练,很多老年人从偏瘫坐在轮椅上,到慢慢可以站起来,再到扶着他们可以行走一小段路,科学的康复训练让他们的身体状况大幅改善,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成就感。 据了解,常州经开区目前共有6个养老机构,入住老人341人。接下来,常州经开区将继续规范各养老院的设施设备,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加强医养结合的服务能力,持续创新发展模式、优化资源布局,为老年人提供温馨、暖心、舒心的养老体验。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