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报】发展银发经济,绘就“苏”适养老新图景
发布日期: 2024-10-22 10:43   来源:江苏经济报    浏览次数:    字号:【


江苏是全国人口老龄化时间最早、速度最快、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截至2023年末,江苏人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9.7岁,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089万人,预计到明年底,江苏60周岁以上老人将超过2200万人。当前,发展银发经济已经成为江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群体高品质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

社区“小食堂”成就老人“大幸福”

发展银发经济,最根本的就是让老年群体生活得更好、更舒心。解决老年人的一餐热饭,虽是“小事”,却折射着民生“大事”。走进佰味源社区饭堂,记者发现里面人声鼎沸,工作人员忙着将现烧的菜品倒入加热盘内,并为食客逐一打好需要的菜品和米饭。不少周边的居民结伴而来,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着家常。

“我们这个食堂一楼是快餐,二楼是自助餐,菜品种类很多,鸡鸭鱼肉齐全,蔬菜、汤和粥都有。周围很多老人基本上每天来这里吃饭,十几二十元就能解决一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年纪大了,吃得也不多,平时自己做饭,吃不完,经常浪费,今天这顿饭十几块钱,刚好光盘,真是太实惠了。”唐大爷和老伴是社区食堂的常客,他表示,社区食堂是老年人的福音,走路几分钟就到了,比自己在家做饭省时省力还便宜。

近段时间,江苏各地都上新了不少社区食堂,便利了老年人用餐。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社区食堂今年6月正式营业,是戚墅堰街道首家社区食堂,面积有300多平方米,由街道引进第三方餐饮企业进驻运营,采取中央厨房配送模式,每天午餐的菜品有30多个,价格明显比外面餐厅低。针对老年人口多的实际情况,社区食堂还推出了适合老年人的低糖菜品,注重营养搭配,深受附近居民欢迎。日前,常熟市首家市级“海棠里”共享食堂正式启用,该食堂不仅可以为周边居民提供用餐、送餐等常规餐饮服务,还可以为满足条件的老年群体提供额外用餐优惠。对于全市范围民政认定的低保、低保边缘、分散供养、低收入家庭等特殊群体,共享食堂每周发放助餐券,为困难群体送上温暖。

记者发现,由于社区食堂的用餐人群以中老年居民为主,不少食堂在设计上进行了适老化改造。部分社区食堂在门口休憩区、室内用餐区都安装了扶手,地面砖也做了防滑处理。取餐时通过自助称重机结算,可线上支付,也可以使用现金,针对高龄、失能老人及其他出行不便的群体,还提供预约送餐上门服务,受到居民好评。

数字适老让生活化“碍”为爱

如今,数字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老年人来说也不例外。2024年,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先后印发《关于促进江苏省数字技术适老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关于印发江苏省信息通信行业2024年“数字适老中国行”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数字技术适老化相关任务目标和具体落实举措。

数字适老化离不开网络这个“根基”。据了解,截至9月底,全省农村地区5G基站已达到7.2万个;千兆光网已“连接”13个设区市5.2万个小区和所有行政村……今年以来,我省深入推进“5G江苏”建设,组织基础电信企业梳理农村偏远地区网络覆盖情况,推动扫除网络覆盖“盲区”,为全省老年用户提供信号好、体验优、能力强的高品质网络服务。

当前,丰富多元、细致入微的数字适老成果正在逐步构建江苏“银发一族”智慧生活新图景。为了让数字技术呵护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江苏电信为老年群体打造了天翼智慧中屏,不仅有看电视、看家功能,还能通过语音交互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直接呼叫客服、维修人员。智慧中屏还整合了电话与呼救设备,不仅提供一键紧急呼救的便捷功能,当呼唤“救救我”时,设备还能迅速联系到子女,同时接入康养遥控器、远程问诊、吃药提醒等一系列智能服务,全方位、全天候地守护老年人的健康与安全。

为了满足老年人通信、消费、社交等日常需求,消除数字生活中的“鸿沟”,江苏移动推出了几项暖心服务,助力老年人生活环境更适老、安全、便利。全流程大字体,操作界面仅保留几个核心功能,醒目按钮一键呼叫人工客服……江苏移动线上渠道全面升级,10086一键直入、关爱版App、电视简洁屏幕、掌厅空中课堂、视频客服5大服务,随时随地响应老年用户基本需求。针对有听力障碍的老年群体,江苏移动创新推出“5G新通话”——通话字幕产品,利用AI智能处理能力实现语音转字幕功能,让老年人在通话过程中不仅能听见,更能实时看见。“以前遇到问题都是找年轻人帮忙,现在手机上的字体变大了,操作也变简单了,像充话费之类的事情都可以自己解决了。”71岁的吴秀兰告诉记者。

江苏银发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日前,江苏省印发《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打造国内一流银发经济发展高地;将老年产品和服务纳入各级促消费政策范围,支持各地发放银发消费券、体验券;到2027年,银发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健全,建设10个以上银发经济特色园区,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左右。

事实上,银发经济不单单是其字面意义上的“老年人经济”,而是既向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又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其中既有老龄群体的需求,也包括备老人群的需求。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所、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朱鸿辉表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现实背景下,发展银发经济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产业结构体系,尤其是有助于老龄康养医疗、文旅社交、身心照护、娱乐休闲、学习教育等多样化的产业生态链的形成和发展,更有利于发掘消费新动能。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将进一步发掘蕴藏在老龄群体中的消费潜力,对进一步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均大有裨益。

对于江苏银发经济接下来的发展,朱鸿辉建议,首先,要明确目标群体,厘清市场需求。明晰银发经济所面对的老龄群体和备老群体各自的规模体量、人口特质、发展趋势和需求侧重,全面准确地把握和预判有效的市场需求。其次,要增强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能够有效满足老龄和备老群体实际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持续推动银发经济产品和服务在安全性、舒适性、智能性、便捷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取得突破。再次,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可针对银发经济出台鼓励性措施,并立足地方实际,制定具有区域特征的银发经济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相关产业布局,促进银发经济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最后,要整合相关资源,形成发展合力。银发经济既是经济,更是民生,应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家庭、消费者等相关主体在推动银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和权责,通过有效机制共同参与和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