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备老经济”,下好银发经济先手棋 | ||
|
||
“不知道何时鬓角已染霜,不知道何时颜容已沧桑……”不少人都会感慨,自己还没准备好突然就老了。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也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预备于老”的“备老经济”产业首次被纳入“银发经济”范畴。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即将变老的人当下需求是什么?国家鼓励发展“备老经济”,有怎样的考量?目前江苏省的“备老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后续又如何进一步推进该产业高质量发展?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研。 未老的“担忧”,学技能成“新风尚” “马上要退休了,真不知道该做些啥。” 58岁的陈磊在南京一家国企工作,最近很迷茫,“想趁退休之前看看能不能培养个兴趣爱好吧,不然一下子退休了感觉无所事事。” 和陈磊有着同样心态的“未老族”还有很多,在记者调查中,不少人都表达了对老年阶段的担忧。在苏州大学银龄学习中心,55岁的李欢正在现场咨询相关课程。“快要退休了,儿女建议我先来培养一个兴趣爱好,这次我先来试听一下,感觉摄影课、声乐课都不错!”李欢介绍,他们小区里有不少和他年龄相仿的人都有类似的需求,“儿女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是时候到我们来培养自己兴趣爱好了,不然老了‘闲得慌’。” 南京备老的人们都想在老年大学里学到什么?记者在金陵老年大学看到这里,共开设专业 72个,课程276门,招生人数、办学规模近年来创历史新高。智能手机、朗诵、老年营养与保健、计算机、古典舞、经典影视赏析等,这些已经是“老一套”了,AI图像制作、无人机航拍、古琴等“时髦”课程……一个比一个火爆。 “年轻的时候因为工作、家庭,舍去了很多爱好。现在我开始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活出自己的精彩。”在南京艺神艺术培训公司举办的社区老年大学下课后,学员严雪告诉记者,最喜欢上旗袍班和声乐班,在这里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和价值。 “社区老年大学成立于2014年,目前声乐班人数约80人,舞蹈、朗诵、旗袍班共计 200多人。很多人退休后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干什么,接触到我们这个课程后,爱上了唱歌,生活也跟着丰富起来了,音乐让他们减缓身体上变老的速度,我们想更大程度上让即将变老的这一群人能够先愉悦起来,发挥现有的能量,去带给更需要快乐的老年人。”该公司校长赵俊楠告诉记者。 “短视频可真有意思,回去给小孙女拍咯!” 55岁的杨阿姨拿着手机从苏州大学银龄学习中心和几位阿姨一起笑着走出来,迫不及待地向记者展示着刚刚在手机摄影班的学习成果。 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缪世林说,银龄学习中心从2022年11月正式开班运营,已经开设了四期课程,共有1190名学员。从今年春季招生情况来看,平均报名年龄比前期更小些,更多的70后开始报名中心的课程,目前55-70岁年龄段学员占大部分。 缪世林告诉记者,目前该中心开设的中国画、形体与时装表演、中国舞、书法、手机摄影、声乐等课程,大部分都是报名满员,今后还将增加中国文化、非遗等文化类课程的设置。 2023年下半年开展面向社会的公益讲座,内容包含中老年心理、记忆力、吴文化、手机智慧助老等。该学院还和社区联合建立教学点、开设银龄师资培训等,利用学校的科研力量助力老年人健康,在备老经济方面进行探索。“希望更多中年、年轻人参与银龄学习中心的志愿服务,带来更智慧的理念。” 江苏省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 2023年全省户籍老年人口已达2042.99万人,首次超过2000万;户籍老龄化率 26.02%,高于全国4.9个百分点。 今年 3月,在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省将聚焦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需求,继续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50万人次,便利老年人出行、就医、业务办理等,缓解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感。 统筹谋划,银发助餐点向“更年轻的”开放 此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指出,将“预备于老”的相关产业纳入银发经济范畴,是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框架下的总体考虑。从个体的生命周期看,老年阶段和未老阶段并不是割裂开的,应作为有机整体统筹谋划。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老年人的当下需求,将是年轻人的未来需要。 “小”饭碗装着“大”民生,有的人退休会早几年,又不想在家开火,如何解决“在家门口”就近就餐问题? 一年365 天,55岁的郭巧玲在南京迅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能吃300多天午餐。一大荤一小荤一素一汤13元左右,菜肴与供给60周岁以上的老人一样可口易消化、适合老人下肚。这家养老中心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双闸街道新月社区五矿崇文小区附近,不但提供正常的银发助餐,还对低于60周岁的人开放。 中心负责人郭小讯告诉记者,南京迅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全市已布局13家,建邺区内布点11家。之所以能够吸引像郭巧玲一样年龄段的人,一方面是离家近,另一方面价格相较于市场价便宜不少。“这里还可以点菜。郭巧玲就经常和同年龄的朋友一起拼桌,大家各点一两个菜,加起来能吃到的菜品更多。等到 60岁了,财政会有补贴, 60周岁及以上老人只要10元左右就能享受到一份可口的饭菜。” 在双闸街道江湾社区银发助餐点,荤素搭配的各式菜品冒着阵阵香气,不少中老年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还有人正在收拾饭盒,准备打包菜品。 位于兴隆街道上新河社区精金花园的银发助餐点,可视化厨房内干净整洁,菜、肉分开处理。在这个小区,老人下楼就能吃到热乎饭。 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建邺区还将打造一批带有老年人助餐功能的社区食堂,实现所有街道全覆盖,并对更多的低于60周岁的人开放,在这些助餐点还将率先设置养老顾问服务站,开发养老服务顾问信息发布一体机系统。 3 月10日,记者来到南京市尧化街道“栖彩食堂”,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点餐台前排起了小长队,不少周边工作生活的市民在食堂内唠着家常、品着美食,气氛温馨。 栖彩食堂运营组织主任黄秀丽告诉记者,社区食堂设立的初衷,本来是为了解决社区里老人们的吃饭问题,筹办时她得知很多的社区住户反映,希望社区食堂能覆盖到更多人群,于是有了打造高标准助餐点的想法,食堂也不只是单纯的食堂,非饭点时间还会用来当养老服务站点,日常会开展手机技能培训班、手工班、防诈讲座等。 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全省共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1.8万个、运营各类老年人助餐点8145家,为330万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省民政厅负责人介绍,全省将继续改造提升 500个城市社区助餐点,继续改造提升1000个农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十四五”末,将实现全省所有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 “遨游”蓝海,机构企业纷纷入局 在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40岁的陈女士正在咨询购买养老产品,“跑了不少家保险公司,各家都推出了‘个人养老金’的类似产品,就想提前为老年阶段进行一些财富储蓄。” 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看中的是一款“太平悦享金生”的养老金产品,该产品吸引自己的特点是“灵活”,可以让自己自由选择四种养老金起领年龄、 两种领取频率,以及多款专属附加险,进行组合搭配。 “截至去年末,太平人寿累计推出养老年金产品 85 款。太平人寿发展养老金融主要是通过两方面,一方面是丰富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是以医康养生态圈为支撑,加大服务供给。公司在2022年第一时间参与个人养老金试点,快速形成了多渠道覆盖的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但目前来看,备老经济还没有完全火起来。行业个养推动还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开户人数多但缴费人数少、客户利用账户购买产品还未形成习惯等。”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下一步,公司将高度关注‘未老经济的备老经济’这一方面人群,按需求进一步开发相关产品,实现破题式发展,持续丰富养老保险产品供给,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居家养老上,将探索与全国大型机构合作,提供延伸到家的社区服务。医康板块方面,立足客户需求,战略上将主打‘专业家庭健康顾问’‘康复医院’‘跨境医疗服务’优势特色的‘三张牌’。”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负责人说。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中国银保信官网显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累计数量已经达到 125只,在售数量为 41支。 当人口结构从年轻型转向老龄化,在未老阶段进行物质和财富储备、健康管理,在老年阶段才能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备老经济’不仅对于主动应对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成为提振我国经济的新动能与新引擎。”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院长陈友华指出,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将步入老年阶段的人们要提前做好养老准备,防患于未然。 记者在瑞芝康健居家服务品牌“一方家护”中心看到,这里不但有基本养老护理和生活照料、陪医陪诊等,还有商城助餐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项目等。“老人或家属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足不出户地在家里预约上门服务,做到线上下单,线下体验,打造居家养老服务的‘滴滴’模式。”江苏瑞芝康健老年产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红兵一边展示,一边告诉记者。 “江苏是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早和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王红兵介绍,该公司在南京和深圳等地已拥有 10多家中高端养老机构,近100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迎接“备老经济”,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推出“健康管理”“家庭养老床位”“营养助餐”“居家适老化改造”等项目,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也给“未老群体”吃一颗定心丸。“衔接老年阶段,一系列养老难题,我们都能解决。”王红兵说。 他还介绍,目前,随着人社部批准自建护理员培训学校,优秀的护理员人数越来越多,在目前 1000多人的基础上,正以每年500人以上的规模递增,以满足居家养老服务业务增长的需求,“养老护理员并非只是一份照顾老人‘吃喝拉撒’的工作,也要具备专业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技能。公司所有一线护理员均通过护理员岗位技能培训,持证上岗,并统一服装、标牌、护理包、标准话术、服务流程,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专业品质的服务体验。” 在淘宝、天猫等网站,记者看到,很多“遨游”银发经济的企业已经开辟了“备老经济”产品的专区,包括可水洗的床垫、会发光的马桶扶手、智能电动床、会起身的智能马桶盖、空气纤维颈椎枕等。从安装安全扶手、处理地面防滑,到出入空间无障碍改造,再到配备智能睡眠监测电动床等,不少行业头部品牌甚至形成了装修设计、施工改造、辅具适配、智能监护的一体化服务标准。 “备老经济”首次被纳入银发经济发展体系,在陈友华看来,表明“预备于老”的相关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他认为,发展“备老经济”,除了要大力发展老龄金融,适度发展养老设施和机构、老年房地产、老年护理服务业、老年服饰、老年食品、老年医疗等本位产业也很关键。同时,要大力发展养老设施和机构供应链上的专业家具、专业设施、专业易耗品等,护理人员的培训、老年护理专业用品、治疗和康复器械,满足老年人深层需求的健康、家具、娱乐、学习、旅游等。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