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我市持续提升“徐老‘食’惠”服务水平 老年人就近吃上“暖心饭”
发布日期: 2024-06-06 14:45   来源:徐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老年助餐服务是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也是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市坚持将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作为“徐享颐养”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点,系统谋划推进,不断优化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供给模式和运行机制,着力增强服务的可及性、可持续性。

6月3日,全市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交流工作经验,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以扎实有力的举措把老年助餐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多种模式

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就餐需求

民以食为天。我市聚焦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因地制宜推进助餐服务,已形成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立区域供餐中心、推动单位食堂向老年人开放、依托品牌餐饮企业设立社区食堂、养老机构开门办院提供助餐服务等助餐模式。

当天上午10点30分,与会人员走进泉山区永安街道老年中心厨房,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午餐。“我们提供堂食和配送服务,平均每天出餐270余份。”该老年中心厨房由博济老年公寓运营,公寓负责人唐如莲介绍,永安街道老年中心厨房辐射周围3公里范围,75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天可享受2元的助餐补贴。

甘草酱汁鸭块、夏枯草排骨、葛根田园鸡……在汉泽祥药膳馆老年助餐点,各种养生菜让人眼前一亮。不仅如此,馆内还有中医现场把脉问诊。汉泽祥药膳馆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当季食材与中药精心搭配,确保菜品的营养价值。此外,还为75周岁以上就餐老年人建立健康动态档案,根据老人的体质特点以及节气变化,提供健康建议。

位于泰山路与凤鸣路交叉口的怪味愚把子肉馆也是一处老年助餐点。该助餐点依托连锁化、品牌化社会餐饮机构为老年人提供菜品多样、口味均衡、统一标控的助餐服务。一进门,只见十几米长的餐台上摆满了各色菜肴。“这儿的把子肉好吃,还对我们老年人有优惠,真不错。”75岁的赵阶林对店里的环境和服务连连点赞。

中午时分,翟山街道老年中心厨房内烟火气十足,前来就餐的老人络绎不绝,随着“滴”的一声,老人们成功刷脸消费。走进后厨,一台炒菜机器人正在运转,短短2分半钟,一份热气腾腾的西红柿炒鸡蛋就出锅了。据悉,该老年中心厨房由山东青鸟软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惠发食品共同打造,是全国首个创新型智慧健康社区食堂试点赋能店。

同样位于翟山街道的管道社区老年中心厨房依托管道公司职工餐厅开办,每日为约400人提供助餐就餐。餐厅内,老人们围坐一起,有说有笑地享用午餐。家住管道社区的汤战河是这里的常客,当天中午他和老伴打了满满两个餐盘的饭菜。“这不仅解决了午饭,连晚饭也不用做了。”汤战河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各具特色

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在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推进过程中,全市各地积极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助餐服务。推进会上,多地围绕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丰县坚持“离家不离村、空巢变暖巢”服务理念,将内设厨房的养老机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幸福驿站、农村幸福小院作为“中心助餐点”,向周边2—3个行政村(社区)和自然村(居)辐射助餐服务功能。目前,全县建成中心助餐点111个,运营104个,日均助餐人数达4000 余人。

邳州市建立老年助餐专用结算支付平台,提供人脸识别、语音播报等智能技术应用,探索建立集老年人信息录入、就餐数据管理、补贴统计功能于一体的数字管理平台,做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

鼓楼区探索“志愿服务+邻里互助”模式,各街道积极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邻居等参与志愿服务,中心厨房将餐食配送至社区助餐室后,由87名爱心人士对156名有需求的散居供养、高龄老年人进行送餐服务,满足特殊困难群体的就餐需求。

泉山区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中央厨房、餐饮企业等场所改造或新建老年助餐点145个,同时对所有助餐点进行适老化改造,综合融入健康检测、医疗康复、文体娱乐等服务,形成“助餐食堂+N项服务”的延展模式。

不同的探索,相同的追求。不断加码的政策力度、持续升级的服务质效,让老年助餐服务更可及、更实惠。

“食”事办实

老年助餐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218.2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1.2%,老年群体总体呈现基数大、寿龄高、空巢多、增速快的趋势。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22.1%的老年人有助餐服务需求,在养老服务中需求量最大。

在此背景下,我市先后出台徐州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徐州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推进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等政策文件,为布局老年助餐工作提供政策支撑。推进会上还印发了《徐州市“徐老‘食’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今后三年全市老年助餐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进一步提升老年助餐服务工作质效。

当下,随着老年助餐工作深入推进,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正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全市各地依托现有78个镇(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1854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设施,嵌入区域性中心厨房、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共建有老年助餐点560家、中央厨房49家,城乡社区助餐服务基础更加坚实。

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彬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特色导向、效果导向,画好“三张图”,即绘制定期更新的“需求图”,绘制老年人身边的助餐场所“资源图”,形成服务集聚“热力图”;做好“三份餐”,即提供关怀“暖心餐”、健康“放心餐”、舒心“实惠餐”;开好“三家店”,即打造为老服务的“旗舰店”、街头巷尾的“连锁店”、全域打卡的“网红店”,持续提升“徐老‘食’惠”服务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