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慈善事业发展江苏新篇章—— “江苏慈善周”主题活动启动 | ||
|
||
尽慈善之力,固民生之本。慈善事业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民生保障制度和社会治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性安排的重要方面,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支持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捧出一颗慈爱之心,汇聚万千公益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积极稳妥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人人参与的新时代大慈善格局,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慈善事业发展江苏新篇章。 把握发展方向,推进依法行善 慈善,始终是凝结在8500万江苏人心中的大爱情怀。当前,全省上下深刻领会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人民性的本质属性,不断加强党建引领慈善事业发展工作力度,围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紧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目标,更好地发挥慈善事业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作用,促进更多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良法善治为“慈心济世、善举惠民”提供了坚强保证。我省早在2010年就率先出台《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2016年慈善法颁布后,出台全国首部贯彻实施慈善法的地方性法规——《江苏省慈善条例》。新修改的慈善法公开发布后,省人大及时将《江苏省慈善条例》修订工作列入修法计划。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省民政厅联合银监会江苏监管局出台全国首个地方性慈善信托管理实施办法,鼓励和规范慈善新业态发展;联合省信用办印发《江苏省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管理。 2024年2月,江苏省地方性标准《公开募捐管理规范》发布,规范公开募捐活动的开展。省级层面先后在慈善组织登记认定、慈善活动支出、慈善捐赠税收优惠、困难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红十字会开展公开募捐、志愿服务、信息公开和财产保值增值等多个方面出台政策文件,初步构建了具有江苏特色的慈善事业制度体系。 完善激励机制,拓展募捐渠道 动人以行,方能传承丰碑力量。经中央批准,江苏省政府设立两年一届的“江苏慈善奖”,目前已开展六届,累计对574个企业、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发掘了“磨刀老人”吴锦泉、古黄河畔的“生命守护者”王爱东、身残志坚的“慈善行为楷模”王德林等最美民间慈善人士和“爱心储蓄罐传承好家风”“阳光浴室助残”等一批充满创意、效果突出的慈善项目和慈善楷模,平凡人的大爱善行唤醒全社会对真善美的守望。 全省已有12个设区市同步建立地方慈善表彰制度。南通市委市政府出台打造“慈善之城”文件。民政、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加强政策衔接,落实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境外捐赠减免税、非营利组织免税以及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捐赠税收优惠临时性政策。 截至目前,我省具有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社会组织近2000个,具有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社会组织306个,探索出了更多慈善事业发展的新思路。 做大慈善规模,壮大爱心队伍 慈善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长跑”。近年来,我省民政部门持续发掘、培育全社会各方面慈善力量,加大慈善组织培育力度。目前,全省已有社会组织72179家,其中基金会809家、社会团体28399家、民非机构42971家;每个县(市、区)都有为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服务的专业慈善组织,每个街道(乡镇)都建有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其中,登记和认定的慈善组织838家。全省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203家、红十字会107家。慈善总会、红十字会、见义勇为基金会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 如今,江苏已基本形成以省、市、县三级慈善总会、红十字会、见义勇为基金会为主体,乡镇、街道慈善超市和社会捐助站(点)为补充的社会捐赠网络。各地积极引导慈善发展方式从传统的捐钱捐物向备案慈善信托、提供慈善服务、参与志愿活动和捐赠股权、房产、知识产权等范围拓展。全省累计备案慈善信托76单,初始备案财产规模达3.04亿元。 不断扩大募捐“朋友圈”,才能做大慈善“资金池”。我省在“慈善中国”备案发布的公开募捐项目已有3972单。省内慈善信托备案96单,初始备案金额为3.5亿元。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各级政府及时将慈善募捐纳入应急保障机制,有序引导开展募捐和帮扶。各地不断加强基层慈善阵地建设,发展社区慈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和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推动慈善、社工和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全省目前共有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志愿服务站点27841个,实现全覆盖;累计上线村(社区)慈善救助项目4206个,筹募善款1.56亿元;另有志愿服务队伍10多万支,标识志愿服务组织4478家。 各级民政部门始终坚持以规范促发展的思路,指导督促慈善组织加强党的建设,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通过“慈善中国”“江苏省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信息平台,推进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持续开展慈善组织(基金会)年报年检和抽查审计,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加强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99公益日”活动备案等监督管理,守住安全底线。 参与重大战略,扩大社会影响 选准突破口,帮扶最难处。长期以来,我省积极引导慈善力量参与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参与基层社会多元共治。全省疫情防控慈善捐赠累计超过26亿元;2017年以来全省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参与乡村振兴,累计实施帮扶项目8766个,投入帮扶资金37.3亿元,受益人数超1200万人。其中,在慈善精准扶贫三年行动中,省慈善总会联合驻苏央企为苏北六大扶贫重点片区13个县(区)、49个乡镇低收入群体购买医疗补充保险,共募集(协议捐赠)5650万元。省民政厅发动慈善组织连续多年开展“‘让善汇流、为家充电’——困难家庭慈善救助‘家电包’活动”,为省内12个重点帮扶县困难家庭赠送小家电。 为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省民政厅联合省慈善总会等组织,实施困难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牵手夕阳——高龄独居老年人安全守护”、“慈善光伏照万家”乡村助困、“苏慈助医——低保对象补充医疗救助”等慈善助困项目。 我省还发动慈善组织和社会组织迅速支援京津冀防汛抗洪和甘肃、青海抗震救灾,江苏社会组织第一时间支援甘肃受灾地区,共捐赠资金及物资超9200万元。 赓续文化传统,弘扬慈善风尚 江苏慈善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发祥地,南通张謇、无锡荣氏家族开展的公益慈善事业影响全国,中华慈善博物馆落户南通。为引领“人人可及、人人乐为”的慈善风尚,省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引领各级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推动慈善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营造“人人日行一善”的社会氛围。 为厚植慈善理念,让慈善文化历久弥新,我省每年都开展“中华慈善日”“江苏慈善周”等主题宣传,还成功承办2023年“中华慈善论坛”和“中华慈善晚会”;会同有关部门,举办三届“江苏慈善论坛”、七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全面展现江苏慈善事业改革发展成果,在全社会播下爱的种子。 善行江苏,孜孜不辍。新时代新征程,江苏慈善将乘风而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新修改的慈善法,大力推进阳光慈善、社区慈善事业发展,努力打造“苏慈大爱”慈善品牌,让江苏大地成为一片充满善意与爱意的热土。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