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日报】以民生“温度”标注发展“刻度”——扬州不断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5-01-02 11:13   来源:扬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民生实事项目是市政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重要抓手,是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2024年度扬州市民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承担了八项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四项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已经全部完成。

“我们紧扣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坚决守牢民生保障底线,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增收入、促均衡、提品质,以改革推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德林说,我们积极创新谋划实施“幸福民政365工程”,打造扬善民生、颐扬养老、童享“扬”光、扬社有为、大爱扬州、小爱万家等民生品牌,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探索新路径、作出新示范,以民生“温度”标注发展“刻度”,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不断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成绩斐然

2024年,我市民政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

民生兜底保障网更加密实

各类困难群体保障稳步提标扩围,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830元,全市合计救助各类困难对象9.38万人次。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出台《扬州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防范漏底风险,社会救助“容错免责”“一事一议”两项机制,在全省救助业务培训会上做经验交流。深化“慈善+救助”模式,开展常见病常用药品援助和特困人员住院照料护理补贴,引导慈善资金为1.38万名困难对象购买“江苏医惠保”,建立起多维度助医矩阵,为低保、特困等困难对象更换金属软管和减压阀、煤气灶具7447户。深入推进全省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全面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状态排查,总结早期干预帮扶经验,畅通转介诊疗渠道,对心理健康异常的困境儿童“一人一档”落实关爱服务。

民生实事一件不落全部完成

全市助餐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在改造提升35个城市社区助餐点,改造提升80个示范性乡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的同时,建立“中央厨房+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配送入户”多层次城乡助餐服务体系。城市公益性公墓设施建设逐步推动。2024年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各县(市、区)城市公益性公墓设施项目建设,确保2025年前实现城市公益性公墓建成全覆盖。改造提升9个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创建9个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推进我市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升级发展。

基本社会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入选苏中地区唯一的民政部“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全国改革试点城市,深入推进“四全”工作机制,为全国救助管理工作提供扬州样板。11个地名入选省级地名文化遗产,高邮获评省级“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先行区,乡村地名服务实现新突破。深入推动殡葬服务改革,新(改、扩)建8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全力推进殡葬规划修编,完善“三级两类”殡葬设施体系,已落各类殡葬设施选址260处,全部建成后将满足未来20年自然落葬和散坟清迁需求。散坟整治完成“三沿”至“六区”转段,基本实现了“杜绝增量、减少存量”的目标。

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更加完善

全省慈善项目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扬顺利召开,扬州相关工作得到高度评价。连续23年举办“5·19慈善一日捐”集中捐赠活动,本年度共募集善款1.14亿元。以“揭榜挂帅”促政务服务效能提升,让群众办事一看就懂一填就对一办就成,相关经验获中国社会报头版头条宣传推广,升级实施“政商桥”品牌2.0活动,协助承接民政部社会组织退出机制观察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5年,牢记嘱托,开拓进取,争取新作为

2025年,市民政局将全面领会把握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紧扣“四个体系”“两个着力”重大要求,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再踏层峰辟新天,更扬风帆立潮头。”

加强普惠性民生建设,逐步拓展民政保障对象。积极推动形成梯度救助格局,落实《扬州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政策,简化急难救助的审核审批程序,积极开展“先行救助”,提高支出型临时救助的精准性。推动《扬州市老年人优待条例》落地落实,积极启动新时代“银龄行动”,搭建老年人才基础信息库,实施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深化行动,完成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3万人次。加强流动儿童关心关爱服务,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建立重点关爱对象信息台账、基本关爱服务清单,研究出台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基础性民生建设,持续完善民政公共服务。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探索推进家庭共享式养老,增强失能老人集中照护能力,推动全市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完善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网络,因地制宜推动机构公建民营,全面提升医养结合能力,推广“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深化“物业+养老”多层次合作模式,强化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能力。优化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充分延展基本殡仪服务的惠民性,突出抓好延伸殡仪服务、殡葬市场的规范管理,整合惠民殡葬服务项目,严格机构殡仪延伸项目准入,严格控制自主定价进销差价,加快推进市本级城市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建设。强化街道社区综合民政服务能力供给,探索推进民政服务阵地整合、资源融合、资金聚合工作机制和运管模式,探索以颐养社区为载体的一体化民政综合服务平台,提升运营质效和医养结合、家政物业融合性居家照护服务能力,推动基层民政服务站改革,实现基层民政服务站常态化服务全覆盖。

加强兜底性民生建设,坚决兜牢民生底线。稳步推进低保提标扩围,确保在保对象稳步增加。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机制,引导慈善资金为困难对象购买“江苏医惠保”,创设重特大疾病专项救助项目,开展常见病常用药品援助和特困人员住院照料护理补贴。健全急难情形快速响应救助机制,深化巩固特殊困难群体巡访、监测、救助、关爱、应急一体化服务保障,加强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巡访关爱,强化应急呼叫响应能力建设,综合运用“现金+物资+服务”救助。

探索新路径 作出新示范

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市民政局将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深化扬州民政领域改革发展。

推进殡葬领域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我们将围绕满足群众“逝有所安”的目标,突出殡葬服务公益属性,增强基本殡仪服务和殡仪延伸服务区分度,加快建立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殡葬行业服务体系。坚持以殡葬规划修编为引领,加强节地生态葬的引导,新建(改扩建)15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实现城市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全覆盖。

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等作出系统部署。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高品质“颐养之城”的目标,加快形成“兜底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格局。着力加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造提升21个城市社区助餐点,新建32个颐养社区,实现主城区颐养社区建设全覆盖,在主城区推进“物业+养老”试点项目,打造全市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发展,做好养老设施布局规划,支持扬州康养集团,建设扬州市老年养护院。探索推进医康养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1个市级认知障碍早期筛查评估及康复照护中心,并在主城区2—3个颐养社区设置早期筛查评估、康复训练站。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推广“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打造市级老年产品用品集中展示销售平台,新建3个以上特色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店),助力银发经济稳步增长。

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市民政部门将以健全完善、迭代升级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为根本,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救助帮扶体系。


市民政局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具体内容和完成情况

1.改造提升9个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2.开展老年人运用职能技术培训3万多人次

3.改造提升81个示范性乡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

4.改造提升35个城市社区助餐点

5.创建9个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

6.新建改扩建8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

7.按照“环境优美、居住舒适、设施齐全、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标准,新建37个颐养社区

8.为全市7447户特殊困难家庭完成基本灶具软管更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