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十五五”聚力居家养老与颐养社区升级,扬州打造“原居享老”幸福图景
发布日期: 2025-10-27 22:29   来源:交汇点    浏览次数:    字号:【


10月27日,扬州市召开老龄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全市老年人口信息及老龄事业发展情况。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截至2024年末,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137.2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9.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2.6%,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据调研,90%以上老年人倾向于“原居享老”。针对这一需求,扬州市“十五五”期间将聚焦居家养老与颐养社区升级,通过环境优化、服务提质、政策协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有品质、有温度的晚年生活。

居家养老:从“基础保障”到“品质提升”的全方位升级

家庭是养老的核心载体。“十五五”期间,扬州将以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行动为抓手,打造“基础安全+功能提升+智能照护”的多元化产品体系。目前,全市已建成8个适老生活体验中心,提供适老产品展示、体验、选购等“一站式”服务,未来将进一步扩大适老生活体验中心覆盖范围,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通过安装“一键呼叫”等智能安防设备,构筑居家安全防线,实现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服务保障率100%。

在家庭照护支持方面,扬州计划每年培训不少于500人次家庭成员照护技能,内容涵盖失能老人翻身、喂食、康复训练及日常健康监测等实用知识,并引导家庭成员参与养老护理技能等级认定,推动家庭照护专业化。同时,培育连锁化、品牌化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深化“物业+养老”“家政+养老”模式,建立上门服务标准体系,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定制化服务。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站点与区域化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将同步推进,链接机构、社区与家庭资源,实现“一站式”便捷服务。

颐养社区:从“设施覆盖”到“服务深化”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扬州颐养社区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建成267个颐养社区,实现主城区全覆盖,构建起城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和农村四级养老设施网络。“十五五”期间,扬州将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果,创新运营机制,推动颐养社区向县市及乡镇延伸。

在服务内涵深化上,扬州将探索建立长效运营经费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街道养老综合体、居家养老服务等项目运营,打造公益性与个性化结合的为老服务平台。同时,促进养老产业与科技融合,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提升社区智能化水平。此外,强化医养结合,推动基层医疗站点增设养老服务、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交由医疗机构托管,实现困难老年人照护补贴、长期护理保险、医疗保险等政策无缝衔接。

政策协同:多部门联动织密“原居享老”保障网

为确保“原居享老”落地,扬州多部门协同发力,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在出行便利方面,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持续优化,政府按四层14万、五层16万、六层18万、七层及以上20万元标准补贴,支持公积金支付费用,截至目前已累计加装电梯311部。健康服务方面,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可享受免费体检,项目涵盖血常规、尿常规、DR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2024年服务已覆盖67.07万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进一步优化,市医保部门将重度失能细分为三级,建立服务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将原有28项上门照护服务项目优化调整为30项照护服务项目与4项辅助器具项目;百岁老人可“免申即享”待遇,目前在库享受待遇人数达1580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78.73%。

此外,扬州还通过“银发生辉·银龄行动”激活老年人力资源,组建银发导师团、宣讲团及志愿服务队,让老同志在基层治理、政策宣讲、企业服务中发挥余热;同时,完善老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彰显政策温度。

“原居享老”是老年人的期盼,也是城市文明的体现。扬州将以“十五五”规划为契机,持续深化居家养老与颐养社区建设,让更多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健康、便捷、有尊严的晚年生活,绘就“老有颐养”的幸福图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