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晚报】慈善资金来兜底 6461名困难群众医保内支出“零负担” | ||
|
||
|
10月30日上午,无锡市民政局联合市医保局、市慈善总会发布无锡市区困难对象医疗支出慈善帮扶项目。项目从今年开始试点,覆盖无锡市区(含梁溪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和经开区)经民政部门认定、在保障期内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四类困难对象共6461人。 困难对象在市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按规定转诊至其他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及相关帮扶政策补偿后,剩余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的个人自付部分,将由慈善资金予以全额兜底帮扶。这意味着,只要符合政策规定,困难群众在医保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将实现“零负担”。 为确保帮扶精准高效,项目建立了“数据共享—费用核算—慈善帮扶”的闭环工作机制。市民政局每月向市医保局提供动态更新的困难对象信息,市医保局每半年(以6月30日和12月31日为节点)精准统计相关医疗费用,并核算出医保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金额,反馈至民政部门。市民政局会同各区民政部门进一步核减临时救助等已补偿部分后,形成慈善帮扶金额,交由市、区两级慈善组织审核发放。帮扶资金将在审核通过后15个工作日内直接拨付至困难对象本人或其监护人指定的银行账户,确保救助“直达快享”。 项目资金由市慈善总会牵头推进,纳入“慈善一日捐”范围。市慈善总会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按需分配至各区慈善(总)会(基金会),这也是市慈善总会单个项目支出的最大金额,不足资金由各地根据实际支出情况分担。 据了解,无锡针对困难对象的医疗费用已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进行综合保障。困难对象医保政策范围内费用平均报销比例已经达到91%以上,并对其中特困人员、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倾斜救助,救助比例为100%。 这次慈善帮扶项目与现有各类医疗救助政策互为补充,不重复享受。对于选择在原免费基本医疗服务定点医院(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就医的困难对象,其个人自付费用将实行单列结算,帮扶资金直接拨付至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服务。同时,江阴市、宜兴市将参照本方案,结合本地实际细化政策措施,推动全市范围内困难群众医疗慈善帮扶全覆盖。 无锡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负责人表示,现行项目实施方案将试行2年,后续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今年1—9月份市区四类困难对象医保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金额,将在11月份首次打卡发放。本次执行的医疗支出慈善帮扶项目无需个人申请,会通过相关部门的数据进行统计,提高了救助时效。同时,项目联动了市、区两级慈善系统,实现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的有效衔接,让困难群众敢看病、看得起病。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