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江苏网】织就古镇温情养老图景!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鱼行社区首届邻里节暖心落幕 | ||
|
||
|
秋日暖阳下,同里古镇退思广场上,十多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着台上精湛的戏曲表演,时不时跟着哼唱几句,好不惬意。不远处,鱼行社区服务中心内传来欢声笑语,一场热烈的乒乓球友谊赛正在举行……每周,鱼行社区的老人们都“忙”得不亦乐乎,有时忙着排练舞蹈、歌曲参加演出,有时忙着参加养生讲座学知识,有时忙着和老伙计们打球放松,好不热闹。 敬老月数十场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10月10日至31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敬老月”,活动主题为“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活动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 10月28日,鱼行社区首届邻里节活动举行,该活动由吴江区福利彩票管理中心赞助支持,全面回顾总结敬老月的工作成果。这一个月来,鱼行社区积极响应号召,启动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敬老爱老活动。活动期间,鱼行社区老年居民全员参与。 10月10日,社区发起了“秋日送暖”邻里结对谈心会活动,邀请年轻志愿者记录老人们的生活故事。“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些故事不仅是个人记忆,更是社区的共同财富,记录了社区发展过程中大家的切身感受和经验做法,也是社区持续发展的基石。”鱼行社区党委书记王丽丽说。 除了谈心会,最受老人们欢迎的当属社区推出的象棋赛、乒乓球赛、手工课、百家宴等文体类活动,大家踊跃报名参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增进了邻里间的互动,让“远亲不如近邻”的和谐邻里关系更加紧密起来。 敬老月期间的近20场活动,有序且丰富,让整个社区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本以为退休生活是枯燥的,没想到社区给我们规划了这么多活动,我每天都关注着社区群里的消息,看到喜欢的就报名参加,一点也不无聊,反倒是忙得很充实。”“参加运动会,我还得了一等奖,非常高兴。”居民们纷纷为社区点赞。 每个月组织开展的手工课、知识讲座、生日会、观影等活动,不仅满足了老年居民的物质需求,更搭建了情感交流的公共空间,让老年生活不再孤独。 敬老爱老意识融入社区工作日常 敬老月活动只是鱼行社区全年为老服务的一个缩影。敬老月活动虽已结束,但敬老爱老服务一直“在路上”,在日常工作中,鱼行社区的敬老服务早已制度化、常态化。 作为同里古镇的核心区域,鱼行社区常住人口中老年人比例超过42%。“五心服务”是社区对老人的承诺——爱心、耐心、细心、贴心、责任心,这也是每个社区工作者的行动准则。 “最近身体怎么样?天气冷了,家里有没有做好防寒保暖?”“有什么需要就给我打电话,不要难为情,有问题我来帮你协调”“要注意辨别诈骗电话,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你一个人在家要注意用电用气安全,过几天我找维修人员来给你的燃气阀门换个新的”……每周,鱼行社区志愿者们都会上门看望独居老人,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等,陪他们唠唠家常,倾听老人们的想法,讲解一下最近的安全提示,或是替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 在志愿者群体中,除了年轻的社工人员,还有一群特殊的银发族。“银龄智库”是鱼行社区着力打造互助养老模式的一项品牌,通过充分发挥老年人才资源优势,挖掘退休人员的专业特长,鼓励他们加入银龄志愿者队伍,激发大家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让“老有所为”成为老年友好社区最亮丽的风景线,真正实现“参与中享尊严,奉献中获快乐”的互助养老。 “我们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老’——老人多、老房子多、老问题多。”王丽丽坦言,“但这反而促使我们更要在敬老服务上用心用情,做出特色。我们希望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年友好型社区’,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全方面升级让敬老历久弥新 鱼行社区所在的同里古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建筑大多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格局和风貌。如今,这里小桥流水依旧,但养老观念已悄然革新。 面对“景社合一”的特殊社区环境,鱼行社区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古镇实际的养老服务模式。 古建筑虽然文化价值高,却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近年来,鱼行社区将景区管理标准(5A级)与社区治理结合,使老年居民在“社区即景区”的氛围中同步受益。 如今,社区内主要道路、公共区域照明完好率达100%,消防通道、无障碍通道及应急疏散路线畅通率保持100%;社区关键区域有效实施了人车分流,社区公共建筑、活动场所出入口基本实现坡化,无障碍通道全覆盖,极大方便老年人出行;社区还为符合条件的家庭进行了“适老化微改造”,为老年居民营造一个安心、舒心、放心的居住环境。从社区外到家庭内,安全便捷的硬件设施稳稳筑牢老年友好社区根基。 硬件改造只是基础,鱼行社区更着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提升了老年人的居家安全感和社区归属感。据了解,鱼行社区积极探索嵌入式医养结合模式,通过网格化健康管理,让老年人享受就近及时的健康服务,并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老年人健康闭环保障体系在这里落地生根,让照护半径从长者家中延伸至社区公共空间。 然而,敬老不只是某个人、某个家庭的责任,更是整个社区的使命。鱼行社区还持续开展家庭家教家风教育,在春节、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敬老主题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大力倡导家庭成员关爱老年人,有效促进文化传承与代际共融,长者价值感、青少年敬老意识显著提升,形成了具有古镇特色的社区敬老新模式。 从硬件改造到软件升级,从物质保障到精神关怀,鱼行社区正用行动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刻内涵。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