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江苏民政交出五年惠民利民成绩单“一老一小”服务更优
发布日期: 2025-02-12 17:47   来源:南京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2月11日,记者从“江苏民政这五年”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全省民政事业取得明显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我省根据居民遇困情形的变化,相继出台低保工作规程、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认定办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调整完善救助认定条件,适度降低准入门槛,强化扩围增效;同时,打破户籍地限制,推动实现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将临时遇困群众及时纳入救助范围。

我省持续深化“温情救助”改革,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市域统筹,全省共保障低保对象64.5万、特困人员20万,低保标准平均每人每月873元,89万建档立卡对象通过低保或特困供养实现脱贫。

我省还加强特殊群体保障,近20万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获得养老服务和护理补贴,孤儿集中和分散养育标准位居全国前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惠及105.3万人、108.2万人,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20万人次,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12余万人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五年来,江苏老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备,全省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长护险制度在13个市实现全覆盖。各地成功创建163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培训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227.44万人次。

我省着力构建“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率先完成老龄机构改革任务,全省共建成养老机构2200余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8万个、助餐点8000余家、互助养老睦邻点2066个,为358万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为24万户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初步形成原居享老、社区安老、机构颐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

在为小方面,我省倾力打造“苏童成长”服务品牌,建成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1487家、选配村(居)儿童主任2.3万名,率先创建“3+4+N”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精准保障47.5万困境儿童,关爱保护2.05万留守儿童,全面摸排建档流动儿童,纳入关爱保护范围,呵护困境儿童健康茁壮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