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江苏:奋力打造“幸福民政”省域样板
发布日期: 2025-02-14 20:32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字号:【


2月11日,江苏省民政厅召开“江苏民政这五年”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获悉,五年来,江苏大力实施“幸福民政365工程”,办好了一批惠民生、暖民心的民生实事,推出了一批优服务、助发展的政策措施,谋划了一批激活力、强动能的改革举措,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兜底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江苏持续深化“温情救助”改革,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市域统筹。加强特殊群体保障,近20万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获得养老服务和护理补贴,孤儿集中和分散养育标准位居全国前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惠及105.3万人、108.2万人,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20万人次,救助临时遇困人员12余万人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为老为小服务日益健全

江苏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着力构建“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率先完成老龄机构改革任务,全省共建成养老机构2200余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1.8万个、助餐点8000余家、互助养老睦邻点2066个,为358万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为24万户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初步形成原居享老、社区安老、机构颐老“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倾力打造“苏童成长”服务品牌,建成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1487家、选配村(居)儿童主任2.3万名,率先创建“3+4+N”困境儿童“主动发现”机制,精准保障47.5万困境儿童,关爱保护2.05万留守儿童,全面摸排建档流动儿童,纳入关爱保护范围,呵护困境儿童健康茁壮成长。

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彰显

江苏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全省注册登记社会组织总量居全国第一,在乡村振兴、助力就业、民生服务等项目中投入款物34.2亿元,受益人数超1200万人次。全面完成行业协会商会和行政部门脱钩改革,累计减免收费15亿元,惠及企业46万家。充分发挥慈善在扶弱济困、防疫救灾、社会公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省认定慈善组织845家,年均募集善款80亿元,累计筹集福彩公益金196亿元。机构改革前,民政系统在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专项社会事务持续优化

江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提质增效,打造“苏服万家”服务品牌。婚姻登记实现“跨省通办”,创建43个国家和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甜蜜事业”更有便利度、仪式感、幸福感。持续深化殡葬改革,率先将“逝有所安”纳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加大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整治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殡葬服务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绿色生态殡葬理念渐入人心。加强和改进行政区划工作,评定地名文化遗产5304个,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平安边界建设巩固深化。

自身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江苏着力打造专业化、职业化民政服务队伍,与民政部建立高层次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协作机制,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全国首家本科起点以上的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精心承办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全省儿童主任实务技能竞赛等。常抓不懈民政领域安全生产,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专项行动,动态排查整治安全隐患,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村(居)民自治领域扫黑除恶、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等专项行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

下一步,全省民政系统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民政事业改革,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三大方向”,完善政策制度、服务保障、监督管理、社会参与“四个体系”,努力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上展现新担当,在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水平上取得新成效,奋力打造“幸福民政”省域样板,全力建设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更多民政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