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夕阳』事业变身『朝阳』产业 徐州银发经济迎来发展新蓝海
发布日期: 2025-02-20 16:33   来源:徐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早春的云龙湖畔,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老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73岁的退休教师王建国正兴致勃勃地向朋友们分享前不久从西安旅行归来的经历。

“我们在西安特地体验了‘丝路号’环秦岭银发旅游专列,这趟列车专为65岁以上的老人设计,连包厢和淋浴室内都配备了呼叫器,整趟旅程安全又舒适,让人感觉非常贴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旅游等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银发经济在这一背景下悄然崛起,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潜力。

银发浪潮催生经济新动能

走进九如城云龙颐养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平均年龄80岁的老人们,正排队拍摄“对口型”的短视频;而在另外一个活动室内,几十名老人整齐地坐着,全神贯注地参与口令游戏……

“跟着孩子搬进了高楼大厦,可是住了快十年,也不知道邻居叫什么。”85岁的刘运丰迫不及待地和记者分享他住进九如城的幸福生活,“现在身边都是同龄人,共同话题特别多,每天都有人陪着下棋,生活变得丰富多了。”

在徐州,像刘运丰这样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不在少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徐州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224.3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87%。银发浪潮汹涌而至,养老服务应运而生。许多企业敏锐地捕捉到养老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进军养老产业。

2016年,九如城集团进驻徐州市场,先后在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落地运营了3个养老综合体、1家医院和30多个日间照料中心。

2023年,佳和康养打造佳和锦园项目,通过购买公寓,让老年人享受丰富的养老服务……

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养老产业,积极投身养老社区建设。这条“银色赛道”,正逐步成长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和广阔前景。

需求赋能构建智慧养老模式

王女士家住云龙区彭城街道石磊小区,母亲因患有“小中风”正处于康复期,需要经常下楼行走锻炼,晒晒太阳。然而,此前楼道内没有安装扶手,老人出行极为不便。如今,随着无障碍楼梯扶手的安装,王女士的母亲终于可以独自出门,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王女士感慨道:“这真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徐州自2018年起积极推进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将低保家庭及低保标准以上、2倍以下的低收入老人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老年人家庭,年满60周岁以上烈士配偶、父母、子女家庭,离休老干部家庭,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家庭,各县(市、区)认定有改造需求的其他老年人家庭等七大类老年人家庭,纳入适老化改造项目中,为他们定制个性化适老化改造方案。

从家门口的便民设施,到走进家门的适老化改造,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已被众多企业视为潜力巨大的蓝海市场。

走进七里沟街道为老综合服务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泉山区的养老大数据。这是由徐州青鸟六零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运营的智慧养老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屏观察中心内老人的活动情况,一旦发现问题便迅速响应并处理。

徐州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与数效科学技术研究院(佛山)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研发的智能手环,具备卓越的健康监测功能,能够精准介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实时守护他们的健康。

…………

随着银发群体的不断扩大,企业愈发注重老年人的体验感,从需求出发,提供更贴心、更智能的服务与产品,全方位提升消费体验。

文化适老打开消费新窗口

每周三下午,徐州老年大学的水粉课教室内总是座无虚席。68岁的学员李秀兰让孙女把自己的作品挂上社交平台,收到了全国各地网友的点赞。“没想到老了还能当手艺人。”李秀兰笑着说。

近年来,老年文化娱乐消费升级趋势在徐州愈发明显。徐州各地老年大学报名火热,纷纷增设新专业以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云龙书院开设的周末公益大讲堂备受欢迎;贾汪区茱萸山街道许阳村通过数百亩的锦鲤产业打造文旅康养产业园,让老年人在这里实现“林下养鱼、林中观赏、林边种植”的惬意生活……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不仅是对老年人生活的美好愿景,也是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银发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张兴介绍,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要素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精心打造“徐享颐养”品牌,加快推动养老服务工作从“有”到“优”提质升级。

如今,随着一系列养老产业项目的落地生根,徐州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银发经济的春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