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织密“徐助有力”保障网 绘就“徐童优长”新图景
发布日期: 2025-02-21 11:17   来源:徐州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五年一次的全市民政会议即将召开,这场备受瞩目的民生盛会,不仅是对过去五年徐州民政工作的全面检阅,更是为徐州民政事业未来发展绘制蓝图的关键契机。

即日起,本报推出“徐州民政高质量发展这五年”系列报道,让我们通过这些跃动的数字、温情的故事,共同感知全市民政系统和民政人如何将其转化为百姓心中最踏实的幸福感,共同见证这座城市的民生温度,共同回眸这份写在彭城大地上“幸福‘徐’来·民政有爱”的五年答卷……

“徐助有力”,温暖“救”在身边 ——构建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新格局

“以前只是听说过‘三大互助’,没想到这次住院,真是帮助我渡过难关!”铜山区单集镇闫庄村居民周某因病住院,在医保报销后,又通过“三大互助”报销8000多元,切实减轻了生活负担。

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广“群众互助金、村居互助会、群众互助APP”三大互助工程,通过“群众个人自愿互助一点、公益慈善捐赠一点、村集体经济扶持一点、政府资助一点”的方式筹集到的互助金,有效化解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难题,切实起到了困难群众“救急难”作用。

“从提交申请材料,到救助金发放到手,仅用了5天时间,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家住贾汪区大泉街道的赵某突遇家庭变故,但没想到的是,短短5天,就收到了民政部门送来的3000元救助金。

这是徐州市探索创新社会救助“信用+”工程,聚力打造“一次申请、七日办结,先办后核、失信惩戒”信用救助特色品牌的一个生动缩影。

这一工程把个人诚信承诺作为判断社会救助准入的依据,简化申办流程,缩减社会救助审批时间,全面构建诚信规范、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获批全省民政高质量发展成果奖和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最佳案例。

社会救助,是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更是民心所向,蕴含着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五年来,全市社会救助工作着力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保障体系,让救助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救助政策惠及每一位困难群众,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越织越牢。

2020年到2024年,我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50元,已增长至每人每月760元。2021年8月开始,我市社会救助条线按照“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的原则实施拉网式排查,阳光认定、动态调整,至2024年底已有8527户20862人、935户2444人被分别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救助保障范围再度扩大。

弱有众扶,徐助有力。一连串持续增长的数字,见证了我市社会救助工作的温度,更温暖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徐童优长”,撑起爱的天空

——打造全链条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你们的帮助用雪中送炭都不足以形容,没有你们,我都不敢想该怎么渡过这些艰难。” 今年1月,市民政局收到小峰(化名)妈妈寄来的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溢对困境儿童关爱政策的感激之情。

家住泉山区的小峰今年4岁多,患有自闭症,家庭已经干预了快两年的时间,因为孩子的病,家庭经济陷入低谷。

2024年底,泉山区泰山街道兴泰社区在走访中了解到小峰的情况,迅速行动,协助小峰妈妈为孩子向民政部门申请办理了“困境儿童”保障。至此,不仅每个月多了1200元的补助,更能享受康复费用报销90%以上的政策。

在我市民政等部门的帮助下,小峰和妈妈过了个“暖冬”。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截至2024年底统计,全市共有各类困境儿童11.36万人,其中困难家庭儿童9.28万人,五年累计发放生活保障金8.72亿元。为了让孩子们在新时代更加全面、健康成长,徐州正奋力书写着“徐童优长”的温馨答卷。

五年来,市县两级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开通运营“12345”儿童救助保护热线。在全省率先将父母被强制医疗的儿童纳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率先明确对困难家庭中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按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的100%发放生活补助费,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转型发展,市儿童福利院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区域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工作试点;全市改造提升109个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部通过验收……

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

五年来,徐州城乡低保标准、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全面实现“同城同标”,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760元,稳步实现“十二连增”,其中近五年增长率达16.92%。机构养育孤儿每人每月由2322元提高至3050元,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由1510元提高至2135元。

这些数字背后,是我市不断拓展延伸兜底保障的触角,构筑困难群众“幸福家园”的最真实写照。

民政为民初心不改,民政爱民再谱新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徐州民政正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擘画“徐助有力”再升级、“徐童优长”再优化的蓝图。

这座城,正在用民生温度标注城市文明新高度,以更坚实的保障网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