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民政局“三到位”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增色添彩 | ||
|
||
近年来,涟水县民政局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底线,社会救助工作坚持政策宣传、排查走访、救助服务“三个到位”,全面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政策宣传到位。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提升广大群众政策知晓率,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充份运用“醉美五岛湖”新闻媒体、报纸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同时利用展板、《社会救助宣传册》在各镇(街道)、村(居)、县大型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向群众面对面进行低保、特困、低保边缘与支出型困难家庭政策、扩围增效等文件精神宣传,2024年组织宣传102场次,发放《惠民政策汇编》手册3万余份。加强政策培训。救助科工作人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走进基层一线,组织镇(街)、村(居)业务骨干、村民组长、网格员等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培训,共计培训79场。镇、村干部对社会救助有关政策尤其是低保扩围增效政策知晓率达98%以上。充分发挥局退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编排社会救助文艺节目,到各镇(街道)进行巡回演出,近两年局离退休干部春之韵文艺演出部,先后到镇(街)、村(居)演出28场。 二排查走访到位。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是涟水县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特色、亮点。组织局机关工作人员、镇(街道)、村(居)两委成员、网格员、社会工作者等,对辖区内困难对象开展常态化走访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困难对象,及时上报纳入救助范围,对有特殊需求的困难群众,及时开展关爱服务。县、镇(街道)民政工作人员通过与群众面对面“话家常”方式,对群众反映的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跟踪核查,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精准救助到位。2024年,通过“话家常”纳入低保28户,86人,实施临时救助13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5.85万元。加强与县残联、医保、扶贫、教育、公安等部门联动,强化大数据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运用。2024年通过部门联动和大数据比对,为因病、因灾等突发事故导致家庭陷入困境的2100多名困难群众解决临时救助金262万元。 三是救助服务到位。政策宣传、走访排查是社会救助工作的前提,救助服务是社会救助工作的关键。组织镇(街道)网格员、社会工作者等人员为困难群众提供红色代办、上门帮办等服务,为56名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困难对象申请办理救助难等问题。及时足额发放救助物资。2024年累计为20.13万人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9519.7万元,发放春节补助、一次性生活补贴、物价补贴5.39万人次,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919.7万元。在开展救助服务中,根据困难群体的不同情况,不同需求,采取“资金+物质+服务+关爱”等1+N多元化救助方式。重大节日镇(街道)广泛开展节日慰问、严寒冬日开展寒冬送温暖、炎热夏日开展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活动,已形成涟水县关爱服务困难群体的长效常态化机制,2024年向困难对象发放电风扇、空调等防暑降温设备、发放暖风机、棉衣、棉被、手套、帽子、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468。建立部门转介服务机制。对部分依政策给予救助后、仍存在困难的对象,视情况向医疗、慈善、住房等部门提供转介服务,2024年共向医保局转介1785人实施医疗救助,向县慈善总会转介23人实施慈善救助,向住建局转介住房救助6人。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