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医养结合,让幸福养老更有“医”靠 | ||
|
||
老人在养老中心看报读书,其乐融融。本报记者 周杰 摄 “在这儿住,不仅有专业的护理员照顾,还有医生天天查房,稍微有点不舒服,马上就能得到治疗。”在沛县敬安镇静安护理院,贴心的医养结合服务,让76岁的张奶奶感到特别方便。 2020年,沛县启动乡镇卫生院转型医养结合机构试点,沛县敬安镇卫生院正式托管敬安镇敬老院,成立静安护理院,成为徐州首家由卫生院、养老院两“院”融合而来的医养结合机构。 医养结合给老人带来了什么样的体验?近日,记者走进静安护理院,深入感受老人们老有所医的幸福生活。 “医”护健康无忧 “养”出幸福晚年 今年93岁的王桂英老人,在静安护理院生活了4年。 9年前,老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生活自理能力和身体状况大不如前。2021年,家人经过多方考量,将她送到了静安护理院。 “送妈妈来这儿之前,我们来‘考察’了很多次。这家护理院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我们看到院内有医护人员值守,一些有慢性病的老人被照顾得很好,最终放下心来。” 王桂英老人的儿子许建告诉记者,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到生病时的悉心照料,这些年来,护理院的工作人员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把老人照顾得很好。 “我们会根据入住老人的具体情况,‘一人一档一案’做好服务工作。”静安护理院院长韩方勤介绍,对患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老人,院内医护人员会第一时间接诊处置,而遇到急危重症老人,则会与其监护人联系并启动应急预案,由卫生院120急救车转运,开辟绿色通道予以救治及住院治疗。 除了王桂英,护理院中还有近200位失能、半失能、失智人员入住,工作人员不仅在生活起居上给予悉心照料,还十分注重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定期举办各类活动,让大家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 采访当天,记者看到,在护理院宽敞干净的小院里,护工带着老人们做健身操,大家认真伸展手臂,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从起初只有十余位老人入住,到如今已入住近200位老人,护理院的入住率不断提高,大家在这里生活得很开心。” 韩方勤说,以前,大家认为把老人送进护理院是不孝顺,但现在看到老人们在护理院吃得好、住得好,还有医疗保障,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老人送过来。 破解养老难题 构建医养结合新路径 既能养老,又能看病,像静安护理院这样的医养结合机构,只是徐州打造区域性医养结合服务高地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动农村“敬老院”向社会“养老院”华丽转身,打破了“医不能养、养不能医”的难题,既让老年人得到连续、适宜、规范便捷的基本疗养服务,又为其提供全周期、多方位的心理咨询服务。 “外面暖和的时候,您多出去走走,锻炼一下腿部肌肉,有效预防废用性肌萎缩。”这是丰县人民医院在丰县润城护理养老院进行多科室联合义诊的一幕。像这样的义诊,在丰县润城护理养老院很常见。 “所谓医养结合,就是把专业的医疗技术、先进设备与康复训练、日常学习、日常饮食、生活养老等相融合,以医疗为保障,以康复为支撑,边医边养、综合治疗。”丰县人民医院院长助理王锋说,“我们着力于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无缝衔接,确保老人得到贴心的关怀。” 据统计,2023年末,徐州全市65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63.7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5.91%。作为老龄人口大市,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要素的基本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打造“徐享颐养”品牌,加快推动养老服务工作从“有”到“优”提质升级。 步入佳和鼓楼颐养中心,老人们或是悠然自得地阅读报刊,或参与丰富多彩的兴趣课程;在环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精心打造的保健治疗室内,老人们正享受着艾灸带来的舒缓与疗愈;走进琵琶养老服务中心,专业的医疗团队全天候待命,为老人们提供细致入微的健康管理与服务,确保每位长者都能得到贴心的关怀……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张兴介绍,截至目前,我市依托24家三级以上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打造区域性医养结合服务高地,全市现建有养老服务机构214家,拥有各类养老床位6.54万张,其中机构床位总数4.27万张、护理型床位3.24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机构床位的75.88%。 医养结合作为一种将医疗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可以缓解老龄化社会的家庭压力和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还可以做到随时的健康护理和对老年人持续稳定的照料,充分满足了高龄、失能、失智等人群的刚性养老服务需求。这一模式,正逐渐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选择。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