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健康】苏青银龄行动·志愿者心声 | 徐中芹:银龄援青护夕阳 用“四心”绘就高原康养暖画卷
发布日期: 2025-07-17 15:29   来源:新华日报健康    浏览次数:    字号:【


江苏省中医院护理部原副主任徐中芹,带着数十年照护老龄患者的深厚积淀,踏上了青海海东高原的土地。在海东高原康养中心,这位银发护理专家以“细心、耐心、爱心、暖心”的“四心”理念,为高原老人送去全方位关怀,更用专业经验为当地养老护理工作锚定精准方向。

从“病房静”到“活动室暖”:

一套手操激活老人活力

初到海东高原康养中心,徐中芹在病房巡查时发现一个现象:多数老人总待在房间里,不愿参与线下活动。“老年人的健康,既要有生理照护,更不能少了精神互动。”她敏锐意识到,这背后是老人们对新事物的畏难,也是活动设计未能触达需求的问题。

“得从最简单的开始,让他们愿意试、能坚持。”徐中芹想到了自己深耕老年护理时常用的“八邪操”——这套以按摩手部穴位为主的保健操,动作轻柔、易学易会,对改善老人血液循环大有裨益。她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定下“每日教一节,八天学整套”的节奏,手把手带着老人做:“来,跟着我,十指交叉互击,不着急,慢慢来……。”

为了让活动融入日常,她和康养中心工作人员一起调整作息表:每天上午10点、下午4点,各留出20分钟“八邪操时间”。起初还有老人犹豫,徐中芹就挨个到病房邀请,陪行动不便的老人坐在床边做简化版。“张阿姨今天动作更利索了”“李大爷刚才笑了呢”,她总能精准捕捉到老人的微小进步,用鼓励的话语驱散他们的顾虑。

渐渐地,活动室里的笑声多了起来。曾经沉默的老人开始主动打招呼,有的还会念叨“到点了,该做操了”。“看着他们从‘不愿动’到‘盼着动’,就知道这份细心没白费。”徐中芹说,“照顾老人,就是要让他们从身体到心里都暖起来。”

从“经验谈”到“实操练”:

多层沟通筑牢护理根基

“养老护理不是简单的喂饭擦身,得穿透表象看需求。”作为资深护理管理者,徐中芹深知,提升当地护理水平,既要传经验,更要教方法。她把“深入沟通”作为破题关键,在康养中心搭起了多层次交流平台。

她组织院长、中层干部座谈,分析养老服务的整体规划;拉着护士长们单独聊,拆解日常照护的细节难点;更蹲在病房里,现场指导护士如何与老人对话:“问‘今天吃了吗’不如说‘阿姨,中午的面片香不香?我帮您再盛点?’——贴近他们的生活,才能听到真心话。”

“理论讲得再好,不如上手练一遍。”徐中芹始终坚持“理论+实操”的原则。教护士翻身叩背时,她先示范动作要点,再让护士在模拟人身上练习,自己在旁纠正发力角度;分析疑难病例时,她带着大家从老人的饮食、睡眠、情绪变化等细节入手,一起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只有手把手带,才能让经验真正扎根。”

在徐中芹看来,这段支援经历是场“双向奔赴”:当地民众的热情像高原的阳光,让她心里暖洋洋;青海独特的多民族文化,更让她对“互助友爱”有了深一层理解。“我们带来的是经验,收获的是信任与感动。”她朴实地说,“我爱这片土地,更盼着青海的老人们都能健康舒心。只要需要,我随时愿意再来,为他们的安康多尽一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