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我要上班了|托起幸福夕阳,青春与银发的“双向奔赴”
发布日期: 2025-08-08 15:57   来源:交汇点    浏览次数:    字号:【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但我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今年6月刚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专业毕业的李捷(化名),顶着亲友异样的眼光踏上了养老服务这条新职业之路。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近年来,朝着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的养老服务行业,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就业新选择。智慧养老理念的日益渗透,更是为这个“朝阳产业”注入了新鲜活力。

青春邂逅“银发”,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养老服务行业就业前景如何?当“养老”向“享老”转变,求职者怎样为自身赋能?

专业托底,养老不再只是子女的事

4年前手持高分填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养老专业的李捷,初期便遭到父母的反对。“父亲很生气,他说:‘你还怕没人让你养老?’”李捷笑称,如今4年过去了,随着观念的改变,父母不仅不反对,还对他的选择表示十分支持。

当前,随着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养老模式已不再满足养老需求,养老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为打造高水平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不少高校逐步搭建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曲绍旭介绍,国内高校与养老相关的专业主要有养老服务管理、智慧养老和医养融合三大方向,囊括家政学、老年医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凭借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训练,毕业后大多可迅速适应岗位需求。

“是养老专业,却并非局限于养老专业。”在曲绍旭看来,养老行业涉及面广,从业者除精通本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跨学科能力,如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从事养老工作,就需补充医养照护方面的知识等。“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该校不仅创设了中医药养老服务与管理交叉学科硕博点,还在公共管理学硕士学位点下设置养老管理研究方向,目标是为养老行业培养更多高层次管理人才。”

养老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如何?

就业率100%!今年毕业季,关于国内首批养老专业毕业生遭疯抢的新闻再次登上新闻热搜。

从最初的被质疑,到如今的就业“香饽饽”,养老专业真的那么好就业吗?曲绍旭教授介绍,当前养老行业就业方向多元化,除传统的养老护理员、社工、康复治疗师外,还衍生出了健康数据分析师、智能养老产品经理、老年辅具研发工程师等新兴岗位。不仅如此,随着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护理员不再局限于基础照护,还需掌握医疗常识和智能设备操作等复合技能。“从事养老行业,既可以到传统的养老机构从事护理工作,也可以深入到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管理等工作中,整体就业领域还是很宽的。”

省人大代表、南京市江宁区善晖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高洁与曲绍旭的观点不谋而合,她称养老是个多元化的大产业,覆盖服务、管理、技术等不同领域,随着行业分工的日趋精细化,人才需求必然还会持续增大。“管吃饭的就是管吃饭的,管洗澡的就是管洗澡的,管看病的就是管看病的。未来,和养老有关的工作还会更加精细和完善。”

养老行业的多元化格局为求职者提供了广阔空间,也让整个行业充满发展活力。高洁表示,随着工作内容的不断细分,养老行业对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包容性。“除职业院校开设的养老相关专业外,社会工作、医疗服务等专业的毕业生同样可以在养老行业找到发展空间。”

智慧时代,求职者这样自我赋能

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老年护理)专业的小梁,今年7月份刚入职南京一家养老机构。对养老机器人的熟练操作,是他成功拿到offer的一块“敲门砖”。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国养老机器人产品研发迈入2.0时代,已具备转移辅助、排泄辅助、照护与联络、看护辅助等功能。机器人在为养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养老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曲绍旭建议即将进入养老行业的年轻人,除通过自身学习拿到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外,还应多接触一些新技术,如此才能更好地抓住就业机会。

人口老龄化时代,除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知识外,求职者还应如何为自己赋能?“软实力同样重要!”高洁认为,真正的行业领跑者将是那些既能掌握智能科技,又深谙照护之道的复合型人才。即便机器人可以在智慧养老中提供精细化服务,但日常必要的心理疏导却是机器人无法提供的,因此就需要求职者保持耐心和爱心,学会推己及人,唯有这样才能在养老领域深耕下去。“欢迎年轻人加入养老行业,相信你们一定会在银发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