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灌南:多点发力蹚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发布日期: 2025-09-09 15:44   来源:中国社会报    浏览次数:    字号:【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秉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盘存量、拓增量、提质量”上做文章,在“强监管、除顽疾、促发展”上出真招,在打造“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精”民生项目上求实效,有效破解养老服务领域缺空间、缺资源、缺服务等痛点难点,探索出一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固本强基

织密养老服务供给网

灌南县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作为惠民利民的基础性工程高位推进,全方位扩大养老要素供给,筑牢老年群体幸福根基。

在盘活老旧小区存量上,针对老旧小区居家养老“用房难、供给难”问题,灌南县通过“三步走”实现养老设施从无到有。一是摸底问需精准发力。秉持“服务资源就近可及”理念,先后召开6次座谈会、开展11轮次随机访谈,发放1.3万份问卷调查,排查老旧小区周边闲置校舍、社区办公用房等76处,精准掌握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二是置换补位保障供给。按照项目评估、规划调整、手续办理、改建的规范流程,置换闲置资产56处;对无闲置资产的空白区域,由县财政兜底购置5处养老服务用房,切实保障用房需求。三是管办分离提升品质。引进省外资质优、实力强的专业养老服务公司,结合老人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并委托第三方开展定期综合评估,实现全过程监管。

在拓展新建小区增量上,灌南县出台《新建住宅区社区用房和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建设管理办法》,以“五个同步”推动养老设施刚性配建。同步规划明确标准,新建小区按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配建养老设施,避免分布零散;同步设计有据可依,建设申报主体需注明养老用房规模、位置;同步建设强化监管,常态化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按标准和适老化要求建设;同步验收严格把关,由民政、住建等部门联合验收,达标后签署合格意见,不达标限期整改;同步移交规范管理,验收合格60天内,建设单位需将养老用房及资料无偿移交县民政局统一管理。截至目前,全县累计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1处,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服务老人48万余人次。

在提升综合服务体质量上,灌南县通过“一体共建”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一方面,改革农村敬老院运营模式。针对部分农村敬老院设施老旧、服务滞后等问题,打破“一镇一院”格局,投入2300万元建设新集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设置床位300张,合并三口镇、百禄镇等“小散乱”敬老院。同时,采取公办民营模式,既压缩运行成本、降低管理风险,又推动传统敬老院向现代养老院转型。另一方面,推动资源融合共建。融合社区党群“微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资源,建成新安镇、堆沟港镇等6个为民服务综合体,每处设置书法阅读室、康复保健室等活动室,探索“组织联建、活动联搞、资源联享、服务联做”新模式。同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在11家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优先设置医疗机构,由乡镇卫生院派驻医护人员,建立“小病不出中心、大病进乡镇卫生院、重病转县外医院”的分级诊疗机制。

厘清职责

筑牢养老服务安全线

灌南县聚焦养老服务机构消防安全、服务质量等关键环节,全方位开展隐患排查整改,以严格监管守护老年人幸福晚年。

构建综合监管机制。针对多部门监管中“行动不互联、结果不互认、标准不互通”的问题,灌南县深化养老服务领域“放管服”改革,出台养老服务领域综合监管制度,建立“综合查一次”协调机制,明确监管对象、内容、频次等要求,构建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变“多头检查”为“综合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2025年,县“综合查一次”领导小组牵头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1次,较2020年减少近30次单部门检查,监管实效显著提升。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未备案养老机构这一“顽疾”,灌南县坚持“政府主导、民政牵头、应急指导、属地负责”原则,采取“全覆盖排查、全方位整治、全过程监管”措施,按照“关停一批、整改一批、化解一批”思路,实行“一院一策”“一案一策”销号管理。去年以来,民政联合消防、住建等部门依法取缔两家无证无照违规养老机构。

创新监管服务模式。灌南县建成智慧养老信息服务系统,为全县15.37万名老年人提供线上助餐、托养、上门服务预约等功能,实现养老服务“一键预约”“一键送达”,平台已服务36万余次(单)。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对公办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等开展消防安全、食品卫生、服务管理等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与购买服务、资助补贴挂钩,推动政府部门从“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实现管办分离。

打造品牌

提升养老服务体验感

灌南县以增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打造特色养老服务品牌,让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建设“小而美”长者食堂。灌南县融合升级现有资源,在全县10个敬老院、城区5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助餐点,打造“‘连’民心 ‘灌’有爱”长者幸福食堂,用“热乎饭”传递温暖。其中,观澜名苑助餐点自2023年6月运行以来,日均服务80—100人,年接待量约3万余人次。

打造“精而美”乡村睦邻点。灌南县围绕农村老人“不离乡土、不离乡邻”的养老心愿,指导镇村挖掘集体存量资源、盘活农户闲置资产,按照“一站连一心,服务更贴心”的思路,建成46个示范性乡村睦邻点,引进第三方运营,为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理发助餐等专业服务。

探索“互助式”养老模式。全县238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秉持“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讲座、月月有演出”理念,常态化开展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同时,发动志愿者参与助老服务,开展手指操指导、助餐帮扶等工作;安排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担任“银发顾问”,为老年人提供代缴水电费、代购物资等帮办代办服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纵深推进社区养老、安老、享老,让共同富裕可感可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